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蕭山朱鳳標故居已經修繕完成

蕭山朱鳳標故居已經修繕完成

日期:2016/12/14 11:59:29      編輯:古代建築

修繕後的朱鳳標故居

    今年春節長假期間,在新塘街道朱家壇村,修繕一新的“蕭山相國府”朱鳳標故居迎來了大批游客,管理員朱長壽說,“許多外地游客以及本地居民紛紛來到這裡,領略曾經的蕭山相國府的風采。”

    朱鳳標是清代道光年間的進士,曾任戶部尚書、順天府鄉試副主考,官居一品,是蕭山歷史上獲得科甲功名和官職最高者。也因此,他在蕭山的老宅一度被當地百姓戲稱為“榜眼牆門”。

    經歷了歲月洗禮的朱家老宅,在修繕前一直“藏”在蕭山新塘街道朱家壇村中。曾經密布的深宅大院,洗盡鉛華後,成為破舊的大雜院,最多的時候有住戶30多戶。隨著人口的遷出和建築的老化,這座故居留下了越來越多的空房,殘舊破敗。

    2014年初,朱鳳標故居開始進行一期維修。為了不改變文物原狀,修繕工程對構成村落的道路、河道及構成歷史環境的橋梁、河埠頭等進行保護性修繕,保留傳統的村落格局和道路系統。

    故居為三進式院落,一進為廳和住房,二進為廳堂,三進為正房。維修方式采用落架大修,恢復坍塌部分,使故居恢復原來的面貌。

    修舊如舊一期修繕投資600萬元

    朱家壇村書記朱鴻良就出生在朱鳳標故居裡,生於斯長於斯,對這座故居他有著很深的感情,聽說故居要修繕,他內心非常高興,每天都會來查看進度。“朱鳳標故居作為蕭山的古建築,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去年10月份,朱鳳標故居正式修繕完成,基本恢復了原貌。朱鴻良特別自豪:“一期修繕工作投資600萬元左右,是迄今為止蕭山區最大的歷史文物修繕工程。”

    如今,附近的村民茶余飯後,會三五成群地來到故居內欣賞,有的還拍照留念。一些外地的親戚,到了村裡,聽說故居修好了,也都要前來朱鳳標故居游玩。67歲的朱大伯是故居裡的管理員,更像是故居的解說員,常常跟前來參觀的人說說這裡曾經的鼎盛。

    朱鴻良說,朱鳳標故居的修繕考慮得非常細致,比如說防火排澇方面,這次就全部考慮到了,增加了消防栓,鋪設了排水道。最難的是要做到修舊如舊,為此他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說,有的柱子已經蛀掉了,但是為了保持原有的樣子,施工隊就把原先蛀掉的摳掉,拼上木頭,綁上紗布,再刷油漆,這樣一來,就看不出有修補過的痕跡。

    再比如說老房子原先的石雕木雕都比較精致,他們就想盡辦法把原先的石板找回來,實在不能找回的,再請能工巧匠細細雕琢。

    整村規劃做一個歷史文化旅游綜合體

    1999年,朱鳳標故居被列為杭州市級文保單位,保護范圍包括故居、萬壽庵、萬壽橋、船道及石拱橋等,如今,隨著故居的修繕一新,周邊的古建築群都將迎來“新生”。像朱家壇村的朱氏宗祠如今正在修繕中——投資200多萬元的朱氏宗祠一旦修繕完畢,將成為朱家壇村的又一大亮點。此外,故居沿河河道正在襯砌,為了與故居配套,用的都是青石條,古色古香。另一邊,具有江南韻味的萬壽庵,經過數百年風雨洗禮,已經是村裡的“老古董”了,目前也正考慮進行翻修。

    如今,村裡已經在著手編制整村規劃,今後民宿和旅游將是村莊的兩大發展思路。朱鴻良說,“今後將以故居為中心,像一個蛛網一樣,把萬壽庵、萬壽橋、船道及石拱橋以及朱氏宗祠等串聯在一起,做一個歷史文化旅游綜合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