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壁崖居無人能進 石刻文字牽出白蓮教作惡(圖)
日期:2016/12/15 15:10:17   編輯:古代建築
絕壁崖居無人能進 記者 史宗偉 通訊員 王昌文 攝
100年前,“白蓮教”殺富濟貧把永川富人嚇破膽,富人為保命躲進大山,專挑懸崖鑿洞,還建起具“天地鎖”防盜功能的石門。昨日,永川區文管所介紹了這段史實。
這些洞位於來蘇鎮黃瓜山山脈,總共7處,橫向分布在幾乎筆直的懸崖上。崖下仰望才能發現被灌木遮擋、離地四五十米高的洞穴。
石刻文字牽出白蓮教作惡
在當地村民引領下,記者繞行山間1人多高的雜草叢約半小時,終於到達其中1處洞穴。這個洞的面積近100平方米,首先出現眼前的是條石堆徹的拱形門框,門已不見蹤影。門框上開鑿的痕跡表明,有半圓形的劃槽兩處,分布在門框頂部和底部。門框中段,是一個圓洞。“這種設計就像現在的防盜門天地鎖。”永川區文管所副研究員王昌文解釋。
洞內,石灶、石梯明顯可見。一處刻在穴壁的文字記錄著這樣的內容:清光緒戊戌年間,民教構隙境內,大擾人心惶惶,洞穴主人為避亂鑿洞而居。
王昌文介紹,清代,白蓮教在四川聚集,距今約100年前的戊戌年間時,是白蓮教在永川地區異常活躍的時期;白蓮教屬民間教會,“民教”是當時白蓮教的民間稱謂;殺富濟貧是白蓮教特征之一,富人在懸崖鑿洞是躲避保命。
相鄰的另兩處洞穴中也有石刻文字,文物研究人員稱這樣的洞穴為崖居。
契約記錄百年前房屋中介
目前,當地文管所已探明且解謎的崖居有3處。其中1處崖居中,刻著一段類似契約的文字。昨日,王昌文介紹了他解開的契約內容。
契約大意是,住崖居的主人是當地富豪。為躲避民教,富豪特意在遠離街鎮的大山中找到這處懸崖,但懸崖屬當時的一座寺廟所有,由此,富豪找到當時承接房屋租賃的商行(相當於現在的房屋中介——記者注)。經商行與寺廟協商,富豪得以鑿洞而居,建築成本為“500串”。不過,寺廟每月得收租金6串,而商行為防止富豪轉租,要收取相當於現在保證金的“穩錢”,每年10串。
當地78歲的村民謝國海透露,迄今,他家5代人生活在崖下,祖上傳來的說法是:豪富靠騾馬馱糧食到崖下,用垂崖而下的木梯把糧食運進洞生活。運糧時,富豪數十個家丁在石梯附近把守,嚴防白蓮教徒來襲。
另四處崖居無法靠近
現在,還有4處崖居因地形異常陡峭,文管所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法靠近。洞內分布等狀況是否跟已探明的3處崖居大體相同?無人知曉。不過,當地關於這4處崖居的說法很多,甚至有洞內曾住過“原始人”的猜測。
支持“原始人”在未探明洞內居住的說法是這樣:同樣在來蘇鎮,一些離地七八米高的山體懸崖上,也有洞穴,前幾天,有人在洞內發現了陶狗及破碎的陶罐等碎片;4處崖居周邊陡峭,只有“像猿猴一樣會攀爬的原始人才能自由進出”。
王昌文介紹,4處洞穴是否有原始人住過,暫缺乏考古支撐。
當地還有兩種很普遍說法:洞裡藏金銀等寶藏,常人無法到達進洞是寶藏防盜的最佳措施;民國時期,一大地主有一漂亮女兒,為避免女兒遭歹人搶婚,地主懸崖鑿洞,其他富人也紛紛效仿。
4處未探明的崖居內到底有啥?其主人是誰?永川區文管所透露,若借現代的專業攀巖或探洞工具,專業人員應該可成功進洞,洞內文物受破壞的可能性很小。不少當地人希望攀巖或探洞專人員前往,替他們解開謎團,他們將提供免費酒菜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