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明末清初古民居或變身民俗館

明末清初古民居或變身民俗館

日期:2016/12/14 12:01:25      編輯:古代建築

商河縣呂東村僅存的這處古民居將得到修復保護。

    濟南周邊古村落不少,但隨著近年來農村建設的提速,許多富有地方特色與歷史價值的村落和古民居,或是在村子發展中悄悄消失,或是由於無人打理而破損嚴重。近日,商河縣將修復一處明末清初古民居,這種古建築在黃河以北地區已為數不多。

    在商河縣玉皇廟鎮呂東村,有一處約建於明末清初的古建築,為一座單檐硬山式的二層樓房,坐北朝南,磚木石結構,是村裡一戶人家祖傳下來的住宅。據商河縣文廣新局文物工作人員介紹,像這樣的古民居,不只村子裡只留存下來一家,整個商河縣也不過只有兩處。

    “因為地處黃河沖積平原,這種古建築在平原地區很難保存,這一個破損比較嚴重,已經無法居住,越放壞得越快,我們想及時把它修復保護起來,以後再建成民俗博物館,為鄉村保留一段記憶。”商河縣文物工作人員稱。近日,濟南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員也來到呂東村,對破損建築內部進行了詳細勘察,初步掌握了這處古民居的結構信息。

    考古人員稱,該民居屋面為黑仰合瓦覆面,原有正脊及垂脊,由於坍塌嚴重,現僅存南面檐口部位,屋脊現僅存西南角一條垂脊。牆體外皮為青磚砌築,保存較好,內裡為土坯牆,由於雨水侵蝕,坍塌嚴重。室內梁架損壞嚴重,但整體大木結構形式存在。該建築一、二層均開有拱券式門窗,一層門上部還有磚雕裝飾圖案。

    由於這是濟南黃河以北地區現存為數不多的古建築之一,考古人員認為,對該文物進行保護對於提升當地乃至濟南黃河以北地區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一步,考古所將編制相應的保護方案,以作為後續施工的設計指導文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