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康昊寧一行調研漣源古民居保護修繕工作

康昊寧一行調研漣源古民居保護修繕工作

日期:2016/12/14 11:59:56      編輯:古代建築
    漣源市委副書記康昊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梅國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梁育清,副市長聶志堅在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下,到金石鎮、荷塘鎮、楊市鎮、三甲鄉調研古民居保護修繕工作。

    康昊寧一行先後前往樂恺堂、錫三堂、師善堂、雲桂堂、老劉家、世業堂、紅旗居民點、於時處等地視察,了解古民居歷史沿革、名人轶事、保護修繕等情況。

    “樂恺堂”建於1678年,是清代“翰林父子”謝振定、謝興峣的祖居地,2011年,“樂恺堂”被認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評為省級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錫三堂”規模宏大,氣勢不凡,是清代鼎鼎有名的湘軍大將李續賓、李續宜兄弟的故居,屋名喻意皇帝對李家的三次封賞。“師善堂”為湘軍名將劉連捷府邸,是同治年間建成的四進院落,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院內雕梁畫棟,其設計和制造工藝,都體現了濃郁的地方特色。“老劉家”是湘軍“劉家將”的老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七年,分區分期建築,斷續近百年,至清乾隆五十六年竣工,占地二三十畝,以住房多,門檻多,天井多,拐彎多而著稱。

    三甲鄉境內遺存有百余座明清時期的青磚青瓦庭院,最早的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的有“世業堂”、“於時處”等50多處,另有五岳寨的抗日戰壕和大躍進時期的紅旗居民點兩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每到一處,康昊寧一行都被古建築宏大的規模、精美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所折服,認為漣源市旅游資源、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齊備,古民居歷史文化價值很高,隨著游客增多,開發潛力很大,應當更加重視保護和修繕工作,甚至可以交由實力雄厚的公司進行開發經營,形成良性循環,以利於古民居的長遠保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