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公埔遺址

公埔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4:43      編輯:古代建築

花蓮 公埔遺址

 富裡鄉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大約距今五千到七千年前,已有人居住,鄉內目前已發現十幾處遺址,其中以公埔遺址最負盛名,在1930年代由日本的研究學者鹿野忠雄所發現,所以用當時的舊稱"公埔"來命名,現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跡。

  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本鄉境內同時存著兩批不同文化的人類,一批是來自東海岸的麒麟文化人,另一批則是來自台東平原的卑南文化人,他們先後來道富裡鄉境內,留下豐富的遺址和器物。

  公埔遺址的巨石牆,是麒麟文化一個很重要的特征,但是在這個文化遺址裡,也發現數量很多的卑南文化人所制造.使用的陪葬陶器,鄉內還有許多遺址,都擁有與公埔遺址的特征-那就是兩種文化器物同時並陳在一個遺址區內.除了新石器時代的豐富遺址,富裡鄉境內也有許多鐵器時代的人類所留下的遺物,阿美族人在漢人入墾本鄉之前,至少已經在此鄉居住千年以上,所以鄉內許多地方都有阿美族人使用過的陶器與居住遺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