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束河古鎮的柔軟時光

束河古鎮的柔軟時光

日期:2016/12/16 18:45:48      編輯:古代建築
 十月,腋下夾著《麗江的柔軟時光》,打著休閒度假游旗號來到麗江大研古鎮。沒過幾天,卻發現這裡的商業氣息之濃,遠不是我們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只能另辟蹊徑。查詢地圖,兩人索性租了輛雙人腳踏車投奔束河古鎮覓清靜。

  出大研城北走,沿柏油馬路向雪山方向行進半小時,眼前出現一片綿延遼闊的原野,一叢叢樹木掩映著一座座古老的村捨,這就是束河古鎮。束河,納西語稱“紹塢”,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依山傍水,被稱為清泉之鄉,曾經是茶馬古道重鎮。當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脫林時,曾走過此道,在他的記述中這樣寫道:“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

  古人是沒有買票進場之說的,我們也決定效仿古人,扛著自行車,哼哧哼哧地穿過田間小路,避開大道上的售票亭進入古鎮。束河的民居很有納西特色,一樓一底的庭院式結構、金色雕花的堂屋正門、滿院四季盛開的各色鮮花,形成人與自然的美好和諧,從中可以看到天人合一的納西族古老文明的印記。

  其實大研跟束河兩個古鎮的布局大相徑庭,只是因為名氣不及後者,少了人聲嘈雜,多了純樸寧靜。倘佯於龍泉之畔,漫步於束河古街,我們都是隨遇而安的人,對所謂的景點沒有多大興致。安頓好自行車,索性在一家沿街小飯館停下腳步。

  美食當前,既來之,則享之。玉龍雪山常年不斷的清泉澆灌出的虹鳟魚,用麗江特產雞豌豆制作而成的束河涼粉,用純糧喂養,臘月腌制的農家火腿以及納西農家宰年豬的主菜——米灌腸,純糧釀造的土酒,胃囊不亦樂乎。

  酒足飯飽,慵懶地斜靠露台上,沐浴在午後陽光裡。那穿街過巷的流水,四通八達的五花石板路,一切的紛雜都被拋至九霄雲外,且聽腳下流水的聲音,任手心裡的光陰流走,好象這才是時光本來的樣子。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