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千年石獅現“黑白配” 大型石刻被“洗澡”

千年石獅現“黑白配” 大型石刻被“洗澡”

日期:2016/12/14 12:08:32      編輯:古代建築

  石獅原貌 

  被“洗澡”明顯發白的石獅子

    石獅被“洗干淨”了,也許工作人員認為處理掉的是污垢或是銹跡,實際上洗掉的是歷史文化的‘包漿’,這是文物經過千百年滄桑歷史的演變,在表面形成的氧化層,也是文物的保護層,是反映悠久歷史文化的特征符號,不能輕易改變它。

    11月17日下午,在冬日寒意漸濃的關中腹地上,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的乾陵雄偉宏大。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采用依山為陵的建造方式,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它氣勢磅礴的陵園規劃,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然而,近年來,卻不斷有游客反映,乾陵前的石獅子和神道中的部分石雕被“洗澡”,洗過的明顯發白,沒洗的則有些發黑,保持著千年風雨的歷史滄桑感。 
    游客:兩個石獅子一個發白一個發黑

    “咦,神道兩旁的翁仲怎麼顏色不一樣,有的發白,有的泛黑?”耳邊傳來一位游客的發問。

    “被洗過了!”導游干脆利落地回答著。從現場的情況來看,位於神道兩側的巨型石像東、西各10座,其中,東邊明顯發白的有3座,西邊明顯發白的有4座。

    沿著神道向北行進,威武的石像伫立在兩旁,亦如能看到歷史的過往,但顏色不一的石像,還是引起了游客的議論。“你看這石像的臉怎麼那麼花,臉大體是黑的,可其他地方卻是白的,是拼接的嗎?。”一陣唏噓聲在這三五個游客中傳開。

    “這已經有好些年了,泛白的聽說是塗了一種防氧化的東西,是為了保護文物,因為還處於試驗階段,所以只是個別、部分塗了,然後就是現在你們看到的這樣了。”在一旁賣東西的小販說,“你們看,那兩個石獅子,很明顯吧,西邊這個就比東邊的白,西邊石獅子就是被塗過了啊。”

    事實上,還不僅是這些石獅子和石像遭受這樣的“禮遇”,位於石獅子下方的“六十一番臣”像,顯然也都是被“洗澡”了,其中包括西邊32座,東邊29座。當地人老陳說:“這些石雕因為時間太長了,在外面風吹太陽曬又下雨,它們身上都有裂紋了,用技術把它們的縫隙灌上、撫平,塗些東“我不贊成這樣的保護方式,看文物就是要看它的歷史滄桑感,把石像弄成了這種‘黑白配’,沒一點兒歷史的感覺,反倒是對文物的一種破壞。”一位廣東游客說。

    文保專家:自以為是的保護其實是種破壞

    據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介紹,多年以前,乾陵曾經開展一項文物保護實驗項目,采用先進的現代技術對部分石刻雕塑進行了清洗或修復,其中就包括位於司馬道上的一只石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