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古鎮:彌漫著花香和書香的邊陲小城(組圖)
日期:2016/12/15 16:33:59   編輯:古代建築和順古鎮文治光昌牌樓 唐佳蕾/攝
中國網5月14日訊 (記者 唐佳蕾)五月時節,涼爽宜人,騰沖和順古鎮,今年的雨季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在北方已入夏之時,煙雨蒙蒙中漫步古鎮,仍然能給你一種清明踏春的感覺。
行走在古鎮中,遠離了都市的繁華與喧囂,走在長滿苔藓的青石板路上,兩旁是古樸的老式民居,小橋流水、鳥語花香,連呼吸都帶淡淡的香甜,心也變的寧靜了。古鎮圖書館依舊承擔著它的使命,村民可以自由去那裡借閱圖書,婦女們在洗衣亭邊一邊聊天一邊敲打著衣服,孩子們騎著自行車成群的放學回家……
和順,這座中國最具魅力的十大古鎮之一,6000多名居民與游客一起在古鎮中各自生活,居民眼裡,和順是家,游客眼裡,和順是世外桃源。
陰雨時節,太陽偶爾會露出一絲陽光,照耀著環繞古鎮的陷河。這裡水草豐茂,野鴨嬉戲。泛舟其上,田園野趣令人陶醉。進鎮有兩座石拱橋,跨河而建。形似雙虹臥波,故名雙虹橋。兩橋造型古樸厚重,橋畔綠柳成蔭,橋下搗衣之聲不絕於耳。一派高原水鄉的恬美風光。
“古鎮的核心是文化”。跨過兩座石拱橋,正面對的就是和順圖書館,館名由胡適題名,該館是中國最大鄉村圖書館之一。前身是清末“鹹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圖書報社”,後經海外華僑及鄉人捐資贈書,於1928年擴建為和順圖書館,迄今有藏書70000多冊,其中古籍、珍本10000多冊。記者徜徉其間,撲面而來的書香,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在大馬幫博物館,一座座雕塑栩栩如生,生動地展現了當年和順人“走夷方”的艱辛歷程。在和順古鎮,任何一位年長的老人都可以給你講述一段當年的感人故事,裡面充滿了心酸和艱難。“和順人不僅重農重文,更加注重經商。正因如此,才打造出了大美和順大雅和順。”和順圖書館館長說。
極邊之地的騰沖,美麗的和順古鎮培養出了一位優秀的哲學家—艾思奇。他的故居就坐落和順鄉水碓村,記者看到,故居不僅有著磚石楸木結構,而且有中西合璧的四合院。串樓通欄,雕花格扇,西式小陽台,顯得古樸典雅。在大門頭懸有“艾思奇紀念館”匾額,在西樓和廳樓上陳列著艾思奇的生平事跡。
品和順古鎮如同品茶,來這裡的游客定要放下世俗中種種繁忙,摒棄走馬觀花的浮躁,要慢慢品,一口三回味,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去體會原住居民的那份恬淡釋然,在繁忙勞碌的現代社會,尋找那份最本初的生活狀態。
陷河中群鴨嘻嬉 唐佳蕾/攝
群鴨嘻嬉 唐佳蕾/攝
放學回家的孩子 唐佳蕾/攝
胡適題字的和順圖書館 唐佳蕾/攝
和順圖書館內一景 唐佳蕾/攝
和順圖書館側門 唐佳蕾/攝
和順古鎮街景 唐佳蕾/攝
走馬幫連環雕塑 唐佳蕾/攝
和順古鎮中的一處古宅。 唐佳蕾/攝
身著民族服飾的年輕人在演奏樂器 唐佳蕾/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