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鎮修復“航拍”留檔
日期:2016/12/16 18:28:08   編輯:古代建築惠山不僅集靈秀與古韻於一身,也是無錫的文物荟萃之地。其中,位於惠山祠堂建築群,堪稱中國祠堂建築的博物館。作為惠山古街修復啟動區前期修復的李鶴章祠等12處重要祠堂如今成了古街的新景點,吸引了很多游客駐足品味。此次修復的薛氏宗祠,在上河塘27—38號。該祠塘建於清末光緒年間,祀清督察院左副督使薛福辰。祠中有宸翰樓,祠西側為一道深長筆直的備弄,既可解決前後通道功能,又有散熱通風之用。
記者數著龍頭河邊的古樟沿河走去,眼前便可看到一條狹長幽深的備弄,這裡就是江南名醫薛福辰的祠堂了。這條前後有30多米長的備弄,據稱這是祠堂的消防通道,也是平時正門之外的行走通道。惠山祠堂的建築風格是各式各樣、別具風格的。在很多情形下,它蘊含了江南建築傳統,大部分都是像薛家祠堂一樣的傳統建築。薛福辰祠堂作為民居式的祠堂極具江南水鄉的建築韻味,而同它隔河相望的楊藕舫祠就是“西式祠堂”的代表了。作為受西方建築影響的楊藕舫祠,除中部依然保留了中式圍廊格局外,西式的拱形門廳、粗大的磚石柱腳以及簡潔規整的磚飾等,都使楊藕舫祠成為惠山祠堂群中極為標新立異的一座。中西兩種風格的祠堂隔河相望,也給游客帶來了不同的感受。“來到古街,你看到的是一本歷史名人傳,品到的會是一部凝練的建築精粹。”一位游客一邊在古街上拍照一邊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作為五大歷史文化街區之一的惠山古街第一次嘗試使用了“航拍”。昨天下午結束了最後一次航拍後,歷時半年的航拍就告結束,珍貴的相片和錄影將予以保存。據介紹,航拍涉及惠山古鎮一平方公裡以內的寄暢園、惠山寺、橫街、直街等歷史名勝,這些名勝古跡以及一些建築都一一進入了鏡頭,航拍資料不僅為惠山古鎮保留了珍貴的資料,也為修復工程的深入推進提供了更詳實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