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浪漫邂逅 貴州古鎮最是那一眼的溫柔
日期:2016/12/15 23:43:27   編輯:古代建築
情人節 貴州古鎮浪漫回憶
情人節,不管是相戀、異地戀、剩斗士,年老的、年少的、中年的,都似乎已經預謀好過節的方式。或甜蜜一起,或有一雙拆一對,或獨自窩沙發看電影品紅酒。
但出游,對於戀人,抑或單身,卻是最好的選擇。選擇一個地方,或許重要,因為和愛的人,因為自己一個人;選擇一個地方,或許不重要,因為和愛的人,因為自己一個人。
不管,重要不重要,貴州那些藏在深山,不那麼被人熟悉的古鎮,不同於雲南的人來人玩,四川的紛紛擾擾,它,它們,就在那裡,不曾被打擾,一直守著歲月,遺世而獨立。
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那裡,不曾離開。
你愛,或者不愛,我就在那裡,不曾改變。
地扪侗寨
地扪 西南大山深處的可愛女人
地扪,位於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是根據侗語音譯的地名,直譯為泉水源源不斷的水源頭,音譯為村寨發祥,人丁興勝的地方。
遠遠的站在山頭,望著地扪,如若有水霧缭繞,仿佛一個女子靜靜的安坐在大山之間,若隱若現的抓撩著你的心。若是一片明媚,我想你會驚訝能夠看見這樣的美,然後放下一身的疲憊,只想奔向而去。
地扪侗寨
地扪,這個隱若在貴州黔東南深處的侗族寨子,就如同一個可愛女人,調皮、安靜、溫柔、叛逆。
河流U形穿過,歡騰的把寨子座座風雨橋串聯;村外的片片的稻田似水流年的安靜養育著世代人家;四周的大山如同母親一樣溫柔的守護著,地扪就這樣漸漸長成了大山深處的一個可愛女人。
加去苗寨
加去苗寨 那個伸手摘下月亮的地方
加去是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距榕江縣西約45公裡的計劃鄉,在計劃鄉群山環抱的大山之巅,月亮山腹地。
加去人是“黑苗”中的一支,黑苗是苗族中一個強大的支系,人數約一百多萬,主要分布在黔東南的清水江和都柳江流域的“苗疆腹地”。
因為他們平日裡喜歡穿黑色的衣衫,而且藏住在高山之巅,也有人把他們稱作“高山苗”。加去是位於距榕江縣西約45公裡的計劃鄉,在計劃鄉群山環抱的大山之巅,月亮山腹地。“加去”苗寨,最為著名的是每13年舉行一次的牯藏節。
加去苗寨
伸手摘下月亮的地方加去寨屬計劃鄉,“計劃”是苗語的音譯,意思是“我們弟兄住在一個神秘遙遠的地方”。
那“神秘遙遠的地方”就藏在月亮山脈的深處。月亮山,位於黔東南自治州的榕江、從江以及黔南自治州的荔波、三都四縣交界處。這裡山高谷深,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綿延數百裡,覆蓋 黨送坡、孔明塘坡等十幾座海拔高度千米以上的高峰。站在山頂上,伸手可以摘下月亮哩。月亮山因此而得名。
沿月亮山山脈環繞著一條安靜極了的流水——都柳江,江水被無邊無際的竹林、杉樹林和根系發達的榕樹擁抱在懷裡,無數的溪流悄悄潛入江中。高雅溪是其中一條美麗的溪水,她從月亮山麓流淌下來。經過加去寨的時候,把那裡的故事讓溪水帶到了遠方。千百年過去了,加去人的歷史隨著高雅溪默默流淌的河水,成為逝去的秘密。
大同古鎮
大同 沉靜在黔北的江南水鄉
大同古鎮位於貴州省赤水市赤水河畔,距丙安古鎮18公裡,距赤水市區只有6公裡,是一個經歷昔日的繁榮而衰敗了的碼頭。從幽幽古巷到寂寞碼頭,大同古鎮不變的是歷史,變的是滄桑。
前端時間,同事去了一趟大同,帶回來的照片,讓我勾起了對大同的相思。寧靜的村子,石板路的巷子,朵朵從院子裡伸出來的花花草草,偶爾走過的孩童老人,不禁小聲的歎了句“好舒服的一個小地方。”不由得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如同一曲江南之樂,隨心而來。
大同古鎮
大同古鎮曾經水陸交通便利,經赤水河入長江可到重慶、武漢、上海。自古商市繁華,軍爭兵燹,濃郁的耕讀文化,淳厚的鄉民性情, 各地商人捐資修建的會館, 保留至今的豪宅大院、望族祠堂,以及沿襲的一套祭祀類建築,確與山、水、林構成和諧、美麗的自然人文生態環境,反映出自給自足小農經濟時代的歷史風貌。
雖然,現在已經隨著陸路交通的開通,碼頭沒落,小鎮也跟著蕭條。不過,曾經的歷史,依舊不變,卻也讓小鎮多了一份安靜,一份喧囂過後的滄桑。
音寨
音寨 金海雪花裡的童話世界
音寨是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布依族村寨,位於貴州貴定。
音寨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房前屋後山坡上種植李樹,每至春分,從音寨極目四望,遠山近巒,到處綻開雪白純潔的李花,那就是遠近聞名的盤江酥李之花,恰與音寨河兩岸滿田滿壩盛開的金黃色油菜花形成鮮明對比,白色、黃色交相輝映,粉紅色的桃花點綴其間,翠綠色的樹叢襯托其底,布依山寨隱約其中,絢爛的色彩,旖旎的景致,華麗的氣質,萬畝油菜花和千頃李花構織成了“金海雪山”之奇景。
音寨布依民居建築充分結合山地條件,適應山地坡度、地貌特點來組織空間,山地建築特征明顯。簡潔樸素,磚木結構、青瓦屋面、青磚牆,多為三開間結構,設檐廊,由堂屋及兩側正屋構成,堂屋為一層,兩側正屋多為兩層。屋內臥室、廚房、火炕設在中堂的兩端或後半部,中堂設神龛,神龛下擺設一張方桌,節日慶典作陳設祭品供奉祖先。
最美 肇興
肇興 靜益的時光裡守住寂寞的心
肇興侗寨坐落在高山環抱的一個大異槽裡,肇興侗寨是全世界最大而又最古老的侗寨。分上、下兩寨,全寨有700余戶,3000余人。寨裡有5座氣勢雄偉、建築獨特的鼓樓,這在侗族地區是罕見的。
全寨被參天古樹和茂林修竹所圍繞,寨內流水潆回,吊腳樓房屋、曬禾架、魚塘和風雨橋四陳,井然有條。寨首第一座鼓樓,附近有兩座鼓樓,南北相距200米。旁有花橋,下有清流,沿河便是一排排侗家吊腳樓,甚為壯觀。漢末至唐代的建築多采用這種格式,侗寨留存至今。
肇興 時光
寨子裡鼓樓群和鱗比節次的侗族民居構成的建築群名列基尼斯世界紀錄,整個寨子的形狀就仿佛一艘大船,寨內5座氣勢雄偉的鼓樓就仿佛船頭、船艙、船篷和船尾。在2005年《中國地理雜志》“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一。
肇興在海外名氣很大,到此流連的多是背包一族或外國旅游團,所以閒逛於寨子裡你會隨處發現招牌上的英文。走在河岸邊上,你會恍惚間有置身於江南水鄉的錯覺。爬上寨旁的山上,俯視整個寨子的全貌,陽光斜射,一幅鄉村水墨畫悠然而來。仿佛奏著古老的歌謠,飄蕩在歲月的風雨橋中。
古城鎮遠
鎮遠 寧靜的喧囂裡守著歷史
鎮遠,這個凝固千年歷史的古鎮,坐落在貴州黔東南州的尾巴上,但卻為黔東門戶,滇楚鎖鑰,一生具有““欲據滇楚、必占鎮遠”的標簽。自秦昭王30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縣歷史。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使鎮遠積澱了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眾多瑰麗的文物古跡和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
走在鎮遠,腳步輕踏在古城的石板路上,用手觸摸著石壁,一直沿著巷子走,突聞“馬蹄聲聲”,仿佛一下把你帶入了時空的另一頭,忘記了現代塵世的喧囂。因為,地處山地,地勢不平,當地的勞力,依舊是靠著馬或者騾子來運載貨物。也因為這樣,多少讓古鎮依舊保留著歷史的味道。
沿著古街往裡走,在指示牌的指引下,踏石階而上,不久就可以登上苗疆長城。隨著歲月的磨損,長城已不見當年氣勢恢宏的壯觀,但從殘存的遺跡上依舊可以感受氣勢如虹,不得不佩服當年在這等絕壁上修築工程的先民。
丙安古鎮
丙安 明清時光裡的一縷陽光
丙安是個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場鎮,處於川黔古道上,距赤水市區12公裡。丙安鎮三面瀕臨赤水河,河邊建有許多由數百根圓木支撐在赭色巖石上的吊腳樓,蔚為壯觀。古鎮只有一條狹窄的石板街,從古至今一直是周圍幾個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場所。
由於至今只有一條水路可到城堡腳下,所以就少了許多外界的紛擾,整個古鎮基本保持了明清以來赤水河谷的古城堡原貌。
丙安三面瀕臨滔滔東去的赤水河,距河灘10余米高,兩座保存完好的石門把守著東西場口。兩寨門旁,各有一株蒼勁古樸的大黃桷樹,沿崖壁掏出一條凹槽,錯錯落落地建有許多吊腳樓。
丙安古鎮
這些年代久遠的老樓多掩映在綠樹叢和芭蕉林裡,沿崖壁修築的石階延伸到河灘邊。古鎮只有一條窄窄的石板街,長約400米,從古至今一直是周圍幾個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場市。
腳踩著這條帶有青苔的石板街,眼看著不見油漆印跡的木板牆,陽光從兩邊瓦屋滴水檐之間撒下來,像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這裡的舊屋、舊瓦、舊牆飛檐中,都透著歷史的滄桑。沿著這條舊石板路走下去,你就會走到過去,走到遙遠的明朝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