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古鎮要學周莊模式
日期:2016/12/16 18:25:54   編輯:古代建築重慶古鎮數量雖比蘇州多一倍,但沒有哪個古鎮的名氣、人氣趕得上周莊、同裡。明年起,重慶古鎮將借鑒蘇州模式,讓古鎮、古村落的保護,借旅游這趟車,走上保護與利用、互動的道路。
昨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與發展論壇在渝召開,我市專門邀請蘇州周莊、湖南鳳凰、山西平遙等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前來傳經送寶。
我市名鎮占全國一成
市建委負責人介紹,截至去年底,我市涞灘鎮、雙江鎮、西沱鎮、中山鎮、龍興鎮、龍潭鎮、偏巖鎮、塘河鎮、東溪鎮9個古鎮相繼被批准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走馬鎮、安居鎮、松溉鎮、豐盛鎮也通過專家評審,到今年底,我市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數量將達到13個,占全國85個名鎮總數的1/10多。”
市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主任委員何智亞介紹,我市的國家級和市級歷史文化名鎮數量雖然在西部地區是最多的,類型也是最豐富的,但經費短缺一直成為制約古鎮保護的重要因素。“過去幾十年受到的損毀、破壞十分嚴重,名鎮名村保護欠賬太多。”
保護就是創造GDP
蘇州市副市長朱建勝介紹,該市有周莊、同裡、沙溪等6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朱建勝說,蘇州市一直把古鎮古村落保護,作為促進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明確提出“保護歷史文化,就是創造GDP”。
如何保護好古鎮?朱建勝認為,必須走保護與利用並重、互動的道路,沒有保護的利用將導致破壞,沒有利用的保護也不可持續,必須二者結合良性循環。周莊20多年來,經歷了十年保護、十年開發,就帶來大實惠,2007年周莊旅游收入達20億元,旅游業產值占到全鎮GDP的50%。而我市接待中外游客最多的古鎮磁器口,近4年累計接待游客1000多萬人次,旅游總收僅1.53億。
明年是古鎮旅游年
實際上,我市在古鎮旅游方面做了探索,但整體推進仍不夠,知名度在全國未叫響。
市建委等表示,除國家財政撥款外,今後將引導更多社會資本介入我市名鎮保護、開發、利用,突出特色,讓養在深閨的古鎮重煥生機。
市旅游局稱,為推動我市古鎮良性發展,市政府已確定將明年定為古鎮旅游主題年,今年將敲定2009古鎮旅游主題年十大項目,讓更多市民、社會資本參與保護、開發利用。
記者 陳林
精彩觀點
中國城市的文化遺產、名鎮名村保護,往往取決於它是否具有經濟或旅游價值,如果沒有,那麼就成了經濟發展的障礙。這種保護的初衷、出發點就是錯誤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項目官員杜曉帆
為了單純追求經濟利益,盛行修建“假古董”建築,這是對一座城市歷史真實性、完整性的破壞,已成一大旅游污染。
——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趙寶江
加快實施城鎮化毫無疑問沒有錯,但必須以固有的歷史文化為脈絡,發掘利用特色歷史文化資源,在構築城市“筋”和“骨”的同時,必須凝聚城市的“氣”和“神”。
——重慶市建委主任程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