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桔鄉古鎮伴著和諧樂章快步向前邁進

桔鄉古鎮伴著和諧樂章快步向前邁進

日期:2016/12/16 18:15:27      編輯:古代建築

5月13日,柳州市精神文明委領導(中)給長安鎮授匾。

    初夏之夜,華燈初上,霓虹閃爍,融安縣長安鎮這座具有現代文明與民風淳樸的濱江古鎮,猶如一顆璀璨明珠,令人神往。

    素有"小柳州"之稱的長安鎮位於該縣中部,地處柳江支流河畔,方圓229.7平方公裡,下轄29個行政村(社區)145個自然屯,總人口11.8萬。近年來,該鎮緊緊圍繞縣委、縣人民政府提出的"5+1"發展目標,以打造"廣西最佳宜居縣城"為載體,狠抓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先後被授予"全區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廣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鎮"和"全區社會文化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2009年5月13日,該鎮繼2005年之後,再一次抱回"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牌匾。

    開發文化旅游——永葆淳樸民風

    長安鎮黨委、政府挖掘源遠流長的山歌、文場、彩調、漁鼓詞和龍舟賽等民間文化藝術瑰寶;開發融江、泗維河、紅茶溝森林公園和大洲生態農莊等旅游景點。乘底蘊濃厚的民間文化和豐富的近郊旅游資源之勢,扎實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以及爭創文明單位、文明村屯和評選雙文明戶、五好家庭戶等系列活動,掀起"愛國守法、誠實守信、團結友善、敬業奉獻"等崇尚文明熱潮。自此系列活動開展以來,該鎮轄區內獲縣級文明村屯10個,市級文明村屯1個,有4人被評為"縣十佳市民"和1人被評為"柳州市十佳市民",古鎮淳樸民風與現代文明一脈相承。

    投資基礎建設——打造亮麗家園

    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大筆資金扶持下,該鎮累計投入1億多元完成城區道路、兩岸河堤、排水系統、地面綠化、路燈安裝和興建農村沼氣池、改造衛生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共修築城區兩岸河堤和親水景觀台3.5公裡;分別硬化街巷和村屯道路100多公裡和人行道面積近7萬平方米;修通排水溝近50公裡;安裝路燈5767盞;城區新增綠化面積480120平方米;助農興建沼氣池和衛生廁所共18272座。此外,該鎮還建立鎮黨委、政府領導,職能部門配合,社區唱主角和具體單位抓落實"的四級城區街道保潔網絡,實行責任區包干制,公共地段由環衛站負責、社區協管,保潔人員實行路段包干,全天候保潔,亮麗潔淨的城區,令人流連忘返。

    著力科學發展——提升鎮域經濟

    該鎮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一是發揮城郊優勢,創優投資環境,傾力紅衛工業園區建設,誠招大客商,全鎮共引進工業企業達700多家。其中,重點發展壯大華海木業公司、桂華繭絲綢公司和升源木衣架廠等一批骨干規模企業,打造品牌工業,以工業強鎮。二是發展第三產業,興建農副產品、建築建材和副食品等市場,帶動商貿、服務和物流等行業的發展,先後解決5000多人的就業問題。三是發展特色農業, 2007/2008搾季,全鎮新種甘蔗7000畝,產值達700多萬元。該鎮江口村石其屯結合本地實際,將發展淮山種植作為本村經濟支柱產業,去年共種植淮山1500畝,產值近600萬元,增加了農民收入。

    2008年,該鎮實現社會總產值117770萬元,完成財政收入89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14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2604元,實現了鎮域經濟新騰飛。(吳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