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游古鎮濮院 享絲般感受

游古鎮濮院 享絲般感受

日期:2016/12/16 18:13:42      編輯:古代建築


  長三角購物達人們總對周邊購物地了如指掌,春夏赴義烏淘雜貨、往溫州購鞋,秋冬去桐鄉買皮草、在濮院采購羊毛衫。作為“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濮院素來以其品種多樣、價格實惠的羊毛衫聞名,殊不知,濮院亦是夏日游的上佳目的地。老鎮上,水道、古橋縱橫交錯,涼風習習;當地特產的濮綢更以細膩順滑、清涼舒爽的手感,為游客捎上一片清涼。

  古橋水上臥

  濮院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滬、杭、蘇中間節點位置,屬桐鄉市東郊。隨著時代發展,濮院這座江南小鎮也日益變得現代化,在鎮上閒逛總會有新舊相間、時空穿梭之感。為保護古橋通行,河上的舊橋旁造起了水泥橋或便橋,但古鎮格局依稀,棋盤街、廟橋港、女兒橋、棲鳳橋等老鎮地標數百年來見證著濮院的發展。

  古橋駁岸,漁船人家,漫步古鎮,小鎮風光漸顯於眼前,栉比鱗次的石橋、石街,木結構的樓房,如畫卷版鋪展,別有風韻。

  由於濮院的主要河港與京杭大運河垂直相交,有四條河道通入城區,因此整個市鎮“流水包絡其間”,一道道拱橋相挨而臥。這些橋梁多為元明古橋,形制古樸宏偉,雖多經後代重修,仍存古代風貌。據史料《濮院志》記載,鎮境內共有橋106座,其中位於四柵以內的有38座,在四柵外村莊的有68座。因市政建設需要拆、改、建,鎮區域內原有38座橋梁,至1990年僅存橋梁26座,其中保持原貌的為15座。

  古橋中較有代表性的是棲鳳橋,為宋代濮鳳所建,位於鎮中部,跨西市河,為東西向三孔石梁橋,其東接北橫街,西抵龍灣街。橋兩旁石壁刻有對聯,南面是“彩認磷彬人語千家儲竹實,聲聞節是溪流一徑福桐蔭”,北面為“橋跨西河紅枝標題棲鳳古,坊聯北裡碧油逸映曉江青”。立於橋頭,望對岸,老房子的牆面上倒映著粼粼波光,煞是好看。雖時至盛夏,或因濮院為水鎮,倚橋,總能沐浴到夾雜著水氣的涼風,好似輕柔的絲綢拂淨臉上的燥熱。

  濮綢“輕素錦”

  濮院氣候溫和,水網密布,土地肥沃,被譽為“魚米之鄉、百花盛地”。改革開放以來,因毛針織產業發展壯大而獲得“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中國羊毛衫名鎮”等榮譽稱號。除了盛產羊毛衫,濮綢也是當地知名特產之一,早在明萬歷年間便有“日出萬匹綢”的紀錄。

  自宋代濮氏遷居本地後,農桑和絲織業不斷發展,所產濮綢白淨、細滑、柔韌耐洗,系綢中上品,為歷代皇室官宦普遍采用,在國內享有盛譽,海外也名聞遐迩,繁榮綿延七百余年。當時的濮院鎮萬家煙火,民多以織絹綢為生,所產濮綢品種繁多,綢有花綢,絹有花絹、官絹、籮筐絹、素絹、帳絹、畫絹,绫有花、素、錦,羅有三梭、五梭、花羅、素羅,紗有花紗、腳踏紗、绉紗等。清朝後期又摹仿湖绉,盛產濮绉。

  近年來,時尚界復古風潮興起,夏季來此,不妨選購一些濮綢產品,如手絹、絲巾等,或者干脆讓裁縫量體裁衣,度身定制一件濮綢旗袍。從花色上來看,既然是極富傳統中華氣息的面料,自然以民俗圖案為首選。其中,尤以“大富貴”、“小富貴”等花樣的濮綢最受游人喜愛。無論是賞水鎮景色,還是選購濮綢,炎炎夏日,在濮院旅游,總能讓游客盡享絲般感受。

  ▲出行指南

  自駕路線:滬杭高速—鹽官觀潮/南湖/南北湖出口—乍嘉蘇告訴—桐鄉/嘉興出口—320國道—宏苑路—濮院鎮

  周邊景區:烏鎮、南北湖等

  美食:小吃肉糕、白切羊肉等

  購物:濮綢、羊毛衫等

  鏈接

  濮川八景

  明初寄寓濮院的名儒宋濂作《濮川八景》詩,描繪了當時濮院鎮的風景名勝。

  福善翠冷:古時福善寺(後改為香海寺)四周皆水,稱龍潭。岸上銀杏兩株郁郁蔥蔥,數裡外可見,瀕水垂柳千絲與綠波相映,翠色冷艷。寺宇毀於戰火,銀杏仍在。

  翔雲高眺:翔雲觀為元代濮鑒所建,其子允中在觀內真武殿後用五色琉璃瓦建三清閣,金碧輝映,高數丈可遠眺。

  荷塘晚風:在翔雲觀、香海寺後,五池相連,元時濮元帥銑北征有功歸故裡,築園自娛,五池遍植荷花。

  西院纏霞:在濮院鎮西,有西寺一座,寺前左右兩方有迎龍橋、聚鳳橋各一座,元朝比丘尼古心禅師梵修地。西寺山門夾道松林,路盡為香花橋,過橋門敞而峻,殿宇廣闊,後有昆盧閣、極巍煥,前後廊旁有庑。明崇祯年間閣壞。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前後正殿遭火,化為灰燼。古心禅師卒,其徒以其骨粉分葬西寺。今寺已無。

  妝樓旭照:在百丈河上妝橋右,相傳范蠡攜西施僑居此地。嘗臨水曉妝,濮允中建妝樓於橋畔,為宴游勝地。

  梅泾花舞:元皇慶中,濮氏於梅泾河兩岸植梅成林,花開如雪花飛舞,人稱小羅浮。

  幽湖月滿:鎮之東南有幽湖,水澄泓沆養,幽不可測故名。詩人墨客均喜於夜泛舟幽湖,並寫了許多描述山川景色的詩詞。

  化壇楓冷:鎮南有淨土庵,南宋宣和年間僧惠中建。宋末暴兵過鎮,枕屍遍野,濮氏設壇於庵旁掩埋,即稱化壇庵。地多楓樹晚景蔚為大觀。

  五大江南水鄉古鎮

  周莊

  周莊環境幽靜,建築古樸,雖歷經900多年滄桑,仍保存完好。周莊是水的世界,有河有街必有橋,因橋成街,因橋成市,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橋橋相望。

  主要景點:沈廳、張廳、雙橋

  同裡

  同裡鎮位於江蘇省吳江市,鄰近太湖和古運河,四面環水,湖泊縱橫,距上海虹橋機場80公裡,離蘇州市區18公裡。同裡鎮總面積133.15平方公裡。同裡古稱“富土”,水稻和水產品產量豐富,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

  主要景點:退思園、嘉陰堂、崇本堂、三橋、羅星洲

  南浔

  南浔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屬湖州市郊區。老區面積1.2平方公裡,其中一條市河穿鎮而過。春秋時期,南浔初屬吳國,後屬越國,戰國時期屬楚國。1252年南浔建鎮,取南林路、浔溪兩名之首字,稱南浔。

  主要景點: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通津橋、張石銘舊居、張靜江故居

  西塘

  西塘,古稱胥塘、斜塘,又名平川,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春秋戰國時代,西塘就是吳越兩國相爭的交界地,故也有吳根越角之稱。西塘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環境十分幽靜,處處綠波蕩漾,家家臨水映人。小鎮上保存著完好的明清建築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稱“雙絕”。

  主要景點:來鳳橋、五福橋、臥龍橋、煙雨長廊、石皮弄、百壽廳、種福堂、尊聞堂、薛宅

  烏鎮

  烏鎮位於浙江省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烏鎮是嘉興所屬桐鄉市下轄的一個鎮,距嘉興市區36公裡。烏鎮除了擁有其他古鎮都具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築之外,還充滿濃郁的歷史和文化氣息。

  主要景點:古戲台、林家鋪子、茅盾故居○整理 啟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