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河北發現“戰國七雄”之外的中山國長城 全長90公裡

河北發現“戰國七雄”之外的中山國長城 全長90公裡

日期:2016/12/15 15:03:35      編輯:古代建築
  為配合保阜(保定-阜平)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對公路所涉區域做前期調查時,在該省唐縣境內發現一段戰國時期中山國修建的一段長城遺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官員說,中山國位於今河北省保定市和石家莊市之間的太行山區域,是“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之外的一個千乘之國。

  中山國長城地處太行山東麓,北起涞源縣,南到順平縣,沿唐河東岸,蜿蜒曲折,全長約90公裡,由多個隘口和關城組成,著名的紫荊關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唐縣境內高速公路所涉段中山國長城位於唐縣西北約30公裡的葫蘆山一帶,修建於低矮的山頂和山坳處,為斜南北走向,石頭砌築,毀壞嚴重。除個別地方有殘牆外,如今大部分僅存殘跡,殘牆最高處0.60米,寬2-2.5米。

  專家稱,從考證看,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磚石結構,一段長城一個隘口,在戰略要地建關城,攻守兼備,主要是為了抵御當時趙國的入侵。

  在河北省順平縣境內的富有村,文物工作者還發現了中山國和趙國兩軍對峙時中山國在此屯兵的遺跡,它的發現印證了《史記·趙世家》中“趙成侯六年,中山國築長城”的記載。

  考古專家稱,中山國長城的發現,對研究古代戰爭,特別是戰國時代的各個諸侯國的關系具有重要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