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欲借鳳凰展翅 開發與保護能否雙贏?
日期:2016/12/16 18:08:38   編輯:古代建築千年古鎮期待"引鳳"展翅
慈城占地2.17平方公裡,現保存明清以來古建築50萬平方米,共有33處國家和省、市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寧波市是從2001年起開始對慈城古鎮實行保護性開發的。慈城鎮政府宣傳干事包和平介紹說,當時由寧波市政府、江北區政府和慈城鎮政府三方共同出資,成立了慈城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采用保護、改善、改造、保留、更新和整饬等多種模式,保留其棋盤式的街巷格局,逐步恢復千年古城的原生態風貌。包和平說,經過8年多的努力,我們投入了近10億元資金,按照中國傳統縣城的形制,相繼保護開發了孔廟、古縣衙、校士館、清道觀燈10多個景區(點),修復傳統古建築面積10萬余平方米,使太湖路、太陽殿路等歷史街區逐步展現出水路並行、河街相鄰的古時風貌。
"慈城不僅有著千年歷史,而且有著濃厚的慈孝文化、科舉文化、儒商文化和進士文化,在慈城地區,僅歷代進士就達500多位。"寧波市江北區旅游局副局長黃正洋說,然而,這樣一個文化深厚風景如畫的千年古鎮,這些年在保護開發中知名度影響力卻未能得到同步提升,旅游招客未盡人意。去年,整個古城吸引來的游客數量僅為20余萬人,僅相當於同處江南地帶的烏鎮去年十一黃金周7天的游客數。黃正洋說,同時,政府投入巨資開發建設的景區景點也未能給當地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甚至古鎮居民去這些景點還得自掏腰包,這使得政府與當地百姓對古城建設形成了冷熱不同的"兩張皮"。
"對此局面我們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黃正洋說,尤其是去年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江北區從寧波後花園轉身成為北大門,寧波市區連接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高速通道首先是在慈城境內進出,由此,慈城將成為寧波市乃至整個浙東地區的交通樞紐,而慈城古鎮的旅游開發業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黃金期。
黃正洋說,如何尋找合適對口的專業公司,對慈城古鎮進行宣傳包裝,讓古鎮更好地推向市場、適應市場,成為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去年以來,我們在全國跑了10幾個省市區,找了不少旅游公司進行分析對比,最後把選擇的目光落到了湖南鳳凰古城旅游有限公司身上。
鳳凰公司的一大強項是能夠迅速地將冷景區"炒熱"。黃正洋說,如鳳凰公司曾獨家策劃並組織實施了"穿越天門、飛向二十一世紀"的張家界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讓張家界一時名揚世界。還有,鳳凰公司接手黃龍洞景區時,當時景區的旅游人數也僅有區區幾十萬人次,短短幾年間便發展突破到100萬人次,創造了當今旅游業的奇跡。
黃正洋說,鳳凰公司及其董事長葉文智也非常看好慈城古鎮的發展前景,前幾次來寧波作實地考察,雙方的觀點理念日益合拍,於是雙方在今年國慶前夕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在未來50年內,慈城古縣城2.17平方公裡將交由鳳凰公司開發,打造第二個"鳳凰古城"。
按照雙方商定的目標,慈城古鎮今後3年內,每年要接待國內外旅客60萬人次,5年內接待旅客80萬人次,8年內接待旅客120萬人次,並達到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標准。
古城欲"出嫁" 眾說紛纭起
孰不料,此舉很快引起了各方強烈的反響。率先發出不同聲音的,是祖籍寧波慈城的著名作家馮骥才。
馮骥才認為,鳳凰公司主持開發的湘西鳳凰古城並不成功,過度的商業開發使"如今的鳳凰更像一座五光十色的娛樂城,一個土特產的露天超市。"
馮骥才在有關媒體發表評論中說:"入夜後,沿江酒店迪斯科的打擊樂聲震得山響。如果那位新西蘭作家艾黎再來,還能稱它為'中國最美的小城'嗎?又有多少游人能從中神會到沈從文、陳寶箴世家和真正的苗家人文的精髓?"
在馮骥才看來,現在的古城和古村落開發已經出現了固有的"死"套路。大體是,先找有資本的開發商,按照商業贏利的需要制訂方案。再陸續遷走原住民,沿街設置店鋪招商引資,街頭牆角掛上紅燈籠、插上彩旗;為了客人翻番收入翻番,隨心所欲地增加景點,甚至動手造假,直至古城失去真正的個性與氣質。最終,完全破壞原有的古村落文化。
"一個是苗族土家族的山水聚落,一個是典型的江南平原上的漢族古縣城。"馮骥才說,兩座古縣城,在歷史、地理、民族、民俗、建築、生活習慣等方面迥然不同。
馮骥才表示,我們不反對古城的旅游,世界所有古城都是游人旅客觀光之地。但應該說,當今古城和古村落的旅游已經構成一種對其文化的破壞。因為很少有人去想如何傳播它的文化與精神,只想拿文化賺錢。過去我們用"砸爛舊文化"表示自己革命,現在胡亂地改造文化為了賺錢。我們還有多少家底經得起這樣的折騰?
馮骥才說,套路化的旅游帶來的一定是粗鄙化的旅游,同時使各地古城和古村落的文化遭到了徹底的破壞。我說徹底,是指原有的文化生命被瓦解,固有的文化魅力蕩然無存,只有布景般的模樣,沒有真正的個性與氣質。這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緣於對文化的無知?是只要金銀而不要其他?
"我為'嫁'出去的慈城擔憂。"馮骥才痛心地說,難道一個人文如此深厚、典雅、優美的古城只有一條"出嫁"的絕路嗎?
曾參與慈城保護利用規劃的我國古建築保護權威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也提出了質疑。"我也一直關注的慈城的開發,誰料,現在卻要引進鳳凰公司,要走鳳凰開發模式。"阮儀三擔心,這一做法會給慈城古鎮的文化遺產帶來損害。
專家的評論,也在寧波當地網上引發眾說紛壇。網友"一個小市民"說:"如果為了一點'彩禮',不顧'閨女'與'不該來的女婿'是否'合得來',就這樣一紙婚約,把慈城嫁出去,到頭來丟的臉還是自己的。"網友"木蘭之辛夷"也表示:"地域人文,摸不著卻觸得到,如果慈城貼了烏鎮一樣的標簽尚可接受一下,但是鳳凰,實在相去太遠了。吳越與湘楚,完全是兩碼事啊。"
但也有網友認為"專家是小題大做了"。 網友"457222601"在跟帖中指出:"'鳳凰'來慈城開發經營,也破壞不了什麼。總不會把原有的古建築拆了,我想只會搞活慈城的旅游。"網友"恩雅"認為鳳凰古城開發得比較成功,"運用這種模式開發慈城,相信也會成功的。而且旅游經濟也可以帶動寧波當地經濟更快地發展。"
保護古城原生態仍是"主旋律"
對於慈城保護與開發如何平衡,采用鳳凰模式是否恰當,黃正洋說,他也聽聞了不少外界對此事的評論,他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黃正洋認為,每個人的立場、角度不同,難免會有不同的觀點。現在最重要的是,在保護好古城的同時,如何把古城開發利用起來。
"古城開發太快,相應的服務管理就會跟不上。不開發,又會將這座文化名鎮埋沒。"黃正洋表示,根據寧波市慈城鎮總體規劃(2007-2030)中關於慈城古鎮的內容,將注重對其歷史文化建築的全面保護,突出對地方性居民生活方式和地方精神文化的繼承。
而寧波市江北區旅游局局長蔡偉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邀請"鳳凰"公司前來,是基於文化傳承的考慮,此舉的初衷並非為了增加政府稅收,而是更多考慮百姓利益,實現旅游富民。蔡偉傑說,今後我們將繼續以保護古縣城整體環境風貌和歷史遺存為重點,做到不破壞慈城古縣城的整體城池規劃、街巷格局、歷史遺存,保留挖掘原有的浙東文化內涵,發揚傳承慈城的慈孝文化,千年古縣城原生態風貌仍將是慈城保護開發的"主旋律"。
蔡偉傑表示,與鳳凰公司合作,不是照搬"鳳凰古城模式",而是利用民營公司在經營機制、策劃團隊、營銷經驗上的優勢,宣傳、推介慈城古縣城。慈城古縣城整體格局保護、古建築的保護與修繕、文脈的延續這些建設的投入主體仍然是政府為主。蔡偉傑說,此外,通過保護開發,進一步擴大慈城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保護開發使當地百姓得到實惠,從而提高當地百姓參與古縣城保護開發的積極性,能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保護古縣城整體環境風貌和適度旅游開發"兩全其美"雙贏共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