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古鎮(村)整體包裝實現“天府古鎮”品牌效應
日期:2016/12/16 16:04:54   編輯:古代建築《成都商報》已帶大家領略了5大古鎮各自獨特的風情和魅力。那麼,怎樣才能讓這些古鎮成為成都旅游最好的文化名片、四川天府之國的驕傲呢?市統籌委、市建委、市規劃局、市旅游局、市文化局等相關部門正研究出台打造、保護、提升“天府古鎮”品牌的辦法和措施,叫響“天府古鎮”,為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作出貢獻。
上“雙保險” 古鎮保護良好
古鎮是四川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創建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發揮了巨大作用。2008年,國家頒布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為全國各地有重要研究價值、有歷史意義、有文化內涵的古城、古鎮、古村升格為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奠定了法律基礎,也使我國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納入了法制軌道,保護工作有了依據,保護經費獲得保障,保護管理有了責任部門。
市文化局文物處廖處長稱,《條例》頒布之後,市文化局和相關單位迅速組織針對成都街子、安仁、平樂、洛帶、黃龍溪5個古鎮,結合川西古鎮的文化建築特點等,頒布了《歷史文化保護專題規劃》,增強對古建築原真性保護的意識,增強名鎮保護地方法規和工作的延續性,加強國家級名鎮的規劃管理工作。目前,成都的古鎮都按照國家《條例》結合市文化局的《規劃》來對古鎮文化和文物等進行保護,取得了良好成果。
5個古鎮文化主題基本明確
目前,5個古鎮的文化主題基本明確:街子古鎮是怡養小鎮,安仁古鎮是博物館小鎮,平樂古鎮以休閒為主,洛帶古鎮發展客家文化,黃龍溪發展古碼頭水文化。接下來,市文化局將繼續深入思考如何利用好這些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深入思考如何將文化與文化產品有效地結合起來,幫各古鎮提供好點子。
未來,將著力提高各個古鎮的形象和品位,保護依舊是核心。第一是保護好文化遺產本身,包括民俗民風、古建築、文物等;第二是保護好古鎮周邊相關自然環境,包括空氣、河流、森林、植被等,市文化局已經對這些自然環境進行了一些整理,希望能夠以“天府古鎮”帶動整個大成都地區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改善。
明年啟動服務標准建設
“目前為止,成都的各大古鎮都是按照國家A級景區和鄉村旅游度假區的服務標准來執行的。”成都市旅游局市場營銷處處長陳世安表示,各大古鎮已在自覺提高服務能力,努力適應游客的需要。如街子古鎮即將打造3個超五星級酒店,其余古鎮也在內部提升的同時進行外圍擴展,修建高級會所、特色客棧、酒吧等休閒文化娛樂場所;各大古鎮也在加快修建快速通道,邛名高速已經正式通車。
“目前,國家和四川省暫未出台針對古鎮旅游的服務標准。”陳世安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明年上半年,市旅游局或將聯合成都市相關部門,針對成都各大古鎮服務現狀,著手打造古鎮旅游服務質量標准。標准主要從軟件、硬件和服務規范三大部分來制定。軟件包括古鎮文化原真性、自然環境保護性、旅游項目多樣性、經營管理有效性等,硬件包括旅游交通便利度、游覽設施齊全度、旅游住宿環境衛生度等,旅游服務規范包括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旅游接待水平等。
整體包裝的同時挖掘個性
成都市域有歷史文化古鎮(村)24個,其中全國歷史文化名鎮2個,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13個,成都市歷史文化古鎮(村)9個,但目前成都古鎮的知名度還不算高。因此,成都文旅集團將對成都的古鎮進行整體包裝,實現“天府古鎮”品牌效應;同時,挖掘和提煉各個古鎮的個性,實現“天府古鎮同脈,各有魅力風采”。
市民聲音
我們也希望古鎮整體打造規范
市民黃女士稱,只要有外地親戚朋友來訪,她都會帶他們去古鎮體驗天府田園風光。這段時間在《成都商報》上看到“走進天府古鎮”系列報道,讓她感到很驕傲。
但黃女士也稱,她也在古鎮遇到了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如果能將成都的古鎮進行整體打造規范也是廣大市民所期望的。
專家觀點
保留古鎮生活原真性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劉德謙是成都人。他建議,成都古鎮的川西特色別具風味、歷史濃厚,不比江南、安徽的古鎮差,但在整體規劃打造過程中,一定要保留古鎮生活的原真性,比如趕場、打漁、魚鷹、石磨、堂會、快板書、茶鋪、雞公車、滑竿等民俗文化。另外還應繼續深挖掘文化,保護周邊自然環境。(記者 雷浩然 實習記者 段韻 黃修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