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甘肅武威發現了文物西夏瓦當

甘肅武威發現了文物西夏瓦當

日期:2016/12/14 12:00:32      編輯:古代建築

文物清理工作還在進行中。雒煥素 攝

    記者自武威市涼州區和平街小學施工現場了解到,隨著連日以來的文物清理,現場又有西夏時期的文物——瓦當被發現。

    根據武威史料記載,大雲寺是河西著名的名剎,是前涼張軌的宮殿遺址。西夏時期,被更名為護國寺,為西夏皇家寺院之一。著名的西夏碑就是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李乾順與其母重修護國寺後所立的慶贊碑。西夏碑全稱《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是1804年著名金石學家張澍在武威大雲寺發現。碑高2.6米,寬1米,厚0.3米。正面為西夏文28行,滿行65字,背面為漢譯文。是迄今所見唯一的西夏文和漢文對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對於重新認識、研究西夏文字、政治、經濟、文化具有珍貴的價值。1961年3月4日,《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被列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施工現場清理出來的文物有甕、罐、壇等,磚塊有漢、魏晉、唐、明等朝代,以及24日現場又清理出西夏瓦當等文物殘片。根據以上發現,孫壽齡等專家初步判斷,出土的瓦當及各種文物,再加上施工現場越來越多類似井口的建築遺址顯現,該地下有可能是連片的塔陵(古代,高僧圓寂後,地下為地宮,安放骨灰或捨利,地宮上面為塔基,再上為塔身)。

    據介紹,以上在施工現場清理出來的文物暫由武威市考古所保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