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前童古鎮:陳逸飛《理發師》低吟的歌謠

前童古鎮:陳逸飛《理發師》低吟的歌謠

日期:2016/12/15 16:37:55      編輯:古代建築

 去年初夏,我的一篇旅游博文獲得“當代徐霞客游記”大賽一等獎,主辦方讓我去寧海領獎。說起寧海,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如果提起《徐霞客游記》,幾乎是家喻戶曉。寧海,就是《徐霞客游記》的開篇之地,也是中國旅游日“5·19”的發祥地。寧海這個讓徐霞客出發的日子成為今天中國旅游日的城市,一下就讓我興致高漲起來。查了些資料了解寧海,僅僅前童古鎮、陳逸飛、《理發師》這幾個詞匯,還有那深灰的老屋、古牆、石頭小路、雕花窗棂,就讓我毫不猶豫地踏上了江南之旅。江南,於我來說,最是古鎮勾魂,而在徐霞客旅記出發地的寧海小城,竟然也深藏著這樣的古鎮,實在驚喜。

  前童,光陰裡的古村落

  前童,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始建於宋末,盛於明清,經歷了760余年的發展,至今保存有1300多間各式古建民居。慧眼發現周莊的寧波鎮油畫大師、導演陳逸飛,就是在前童古鎮,竭盡全力去完成灑滿故鄉情結、從少年到中年的幾近自傳體的電影劇作《理發師》。

古鎮的石雕窗古鎮的石雕窗

  但這部電影沒有完成大師就已離世,最終,前童的《理發師》成了陳逸飛的絕作,前童這個沉睡了幾百年的古鎮從此揚了名。前童沒有讓人失望,千百年的歲月悠然走過,從這條石頭巷子不知道走出了多少仁人志士,而這裡的青石古韻依然,仿佛什麼都沒有改變,唯有滄桑更增添了古鎮無窮的魅力。

“飛檐”“飛檐”

  走進古村前童,你仿佛一下回到了幾百年前的時光中。青瓦灰房,街巷縱伸,石道蜿蜒,小溪淙淙,雕花精制,閣樓高懸。當年童氏自南宋紹定年間在此定居後勤耕好學,明初,童伯禮兩次禮聘方孝孺講學於石鏡精捨,奠定了詩禮名家的基礎。自此,前童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子,遵循引水植樹優化環境、耕讀敦睦、訓育後人的美德,歷代人才輩出,形成了“小橋流水遍庭戶,卵巷古院藏藝文”的古文化風范。是浙東地區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韻的小村子。

老宅老宅

  走在前童,歲月的風塵灑落在那些爬著青籐、布滿滄桑的院牆、門窗、石路、小橋和門前的潺潺流水中,全村尚存的1300余間古民居,留有宅院、祠堂、牌坊、門樓、亭台等眾多的各式古建築,村民家中古老的家什,古人的字畫、碑帖、匾額向人們展示了深厚的文化沉澱。據說,前童古村完整地保存著明清以來原有的風貌,村民們沿襲著傳統的習俗,700多年間的風雨對前童來說,似乎只是光陰的一瞬,它就這樣自然如初地生活在光陰裡,成為江浙一帶保存極為完整的歷史古村落。

前童,青籐布滿的雕花歲月

  如果你細細地感受前童,會發現那些精美的雕刻是如此的動人。前童村內密集的民宅多為清代中晚期所造,整體格調保持著中國古老的傳統之美,突出求吉利、明理義的儒學觀念。建於嘉慶廿五年(1820年)的四合院,對稱式的馬頭牆上有“群峰簪笏清流映帶”牆額,牆尖塑“魚化龍”,門廊穿堂嵌“五福壽”,正房窗棂刻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等文字和圖像,門窗腰板刻菱藕、魚瓜、春蠶等浮雕,真是不僅講究,更具內涵。

窗花窗花

  這樣有意味、有涵義的古樸精美的元素遍布全村的各個角落,甚至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還依然保持著那份古樸的生活狀態和表情,讓你不由得好奇地想追蹤這個古村落的歷史歲月。

老巷子老巷子

  前童村之所以能完整地留存至今,自然與遠離大城市、交通不便和經濟欠發達有關,但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有賴於前童人熱愛家園、熱愛故鄉、熱愛文化的意識和追求有關。據說,小小的前童人才輩出,從南宋1233年建村到清末,有234人中了科舉,明清時不少童家子孫在朝廷做過官。

傳統的美味傳統的美味

  從近代到現代,前童出了400多位著名學者、專家、藝術家和高級知識分子。建國以後,這座近兩萬余人的村裡,培養了近700名大中專以上的人才,其中有350位大學生,10位博士。

手工制作的小動物手工制作的小動物

  前童是幅畫,掛在浙東白溪平原上的明清建築畫卷;前童是個迷,深藏著無數的長滿青籐刻滿雕花的光陰故事。

前童,圓我一場江南古鎮的夢

  向往江南古鎮幾乎成了一種情懷,確切地說是那種想念的感覺。因為什麼,我自己也不知其因。一直期待著在一個細雨飄落的日子走在古鎮,而那偏偏是個陽光燦爛的上午。也好,陽光一掃古鎮的憂郁,懷著一份明媚的心情走在青石小路上,這裡沒有喧囂,沒有蜂擁的人群,靜得連遠處老鄉的說話聲都聽得很清,甚至他們在門前小溪洗涮的嘩啦聲也依稀可聞……前童,沒有江南水鄉女子般的脈脈風情,它像一個平靜而深邃的老人,從容而淡泊地用靜默低吟著一首古老的歌謠。

豆干豆干

  古鎮離我很遠,卻不知為何感覺如此親切。那村頭郁郁蔥蔥的大樹,那溪水邊上的洗衣女,那陽光下晾曬著的衣服,那理發館斑駁卻依然轉動的椅子,那門前路邊閒適的老鄉,那斑駁的石頭牆頭上的小草,那能工巧匠精美的雕刻,那孩子圍在母親身邊吹著泡泡的快樂,那90多歲老奶奶蹒跚的小腳,那窄窄的石頭弄堂裡晃悠悠騎車的身影。正如陳逸飛所說:前童是個充滿了人文氣息的古村。這一切,在我閉上雙眼感受時,有種穿越時空歲月的幻覺。

玩耍的孩童玩耍的孩童

  我想說,前童是一個活著的古鎮。鎮子裡現在依然還住著鄉親,老年人是不肯離開鎮子的。他們依舊在門前的小溪裡洗衣,他們離不開前童的“豆三寶”,他們穿著青布的大襟外罩才覺舒坦,他們每天要爬上閣樓才可安然入睡。古鎮老人們的生活,證實著這座古鎮的日子,述說著它的陳年故事。

青石板路青石板路

  據說,古鎮的夜是真正的黑夜,只有被隱約可聞的流水聲。真想趁這座古鎮還沒有現代文化所改變前,在這裡度過一個寂靜之夜,感受一下它純正的古老氣息。也許,這將成為我下次去前童的一個理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