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紅色之旅帶火古鎮游

紅色之旅帶火古鎮游

日期:2016/12/15 22:56:45      編輯:古代建築
七一前後,“紅色之旅”主題游進入高潮,記者發現集紅色文化、古鎮文化、民俗文化等為一身的經典古鎮正成為旅游者首選的目的地。在這裡,不但可以追溯曾經過往的紅色足跡,更能使時光流轉重回峥嵘歲月,體驗往日革命先烈激情。

目的地1

泸州古蔺太平古鎮

太平鎮位於古蔺縣東,距古蔺縣城35公裡,地處古蔺河與赤水河匯合處,全境東南高、西北低,向太平渡傾斜。太平依山傍水,街道呈階梯狀,很早以來就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素有“小山城”之稱,是四川省八大名鎮之

一。

1983年,被收入《今日中國旅游世界》叢書,以七國文字向世界介紹。1996年,建成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紀念碑、陳列館,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太平不僅是一個具有光榮革

命傳統的歷史文化名鎮,也是一個有著誘人的自然風光和獨特風情的古鎮。古蔺縣委、政府在紅軍四渡赤水二、四次渡過赤水河的主要渡口所在地太平鎮建立了赤水河上唯一一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四渡赤水陳列館”,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國防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館內陳列了四渡赤水革命文物300余件,有紅軍號譜、紅軍醫書、紅軍印、紅軍盆等,展示了毛澤東同志早期軍事指揮才能和四渡赤水光輝戰例,再現了當年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史跡。

老鷹石渡口紀念碑。塔型,

高12米,占地200平方米。九溪口渡口紀念碑,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此館是目前唯一一個紀念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陳列館,始建於1958年,館內有珍藏文物200余件,有紅軍號譜、紅軍醫書、紅軍印、紅軍盆等。

長征街的古建築和紅軍標志太平渡舊街道,是由數百級石梯由山而下到河邊,店鋪小攤分設兩旁,樓台木屋大多建於清末民初。紅軍過後,這條街更名為長征街,有紅軍遺址87處,紅軍標志隨處可見。長征四渡赤水陳列館也在本街。

目的地2

貴州赤水河畔土城古鎮

走進古鎮,街巷多為石板鋪砌,依河道蜿蜓曲折,隨地形高低起伏。古鎮街面是集商業活動、家庭起居、鄰裡交往為一體的復合空間。在街巷稍寬闊的“口袋形”地段,是古鎮人駐足交談,茶余飯後休息的場所,也是小孩子們追逐嬉戲、釋放童趣的快樂天堂。信步古鎮街頭,無論是街前街後,還是小橋院落,一棵棵古老榕樹見證著古鎮的滄桑、古老。

從古鎮傳統建築單體型看:街道大多是“中國固有”形式的青堂瓦捨,但也不乏一些經典的“中西合璧”式建築。這些建築,綜合運用台、挑、吊、坡、拖、靠、跨、轉、退、分、聯等山地建築手法,或懸虛構屋,臨坎吊腳,取“天平地不平”之勢;或依附懸崖、陡壁懸挑,“借天不借地”有“凌空飛壁”之感;或利用邊角,加設披頂;或因地就勢,增建梭屋。靈活、藝術地構成了婀娜

多姿的山地建築獨特風貌。

從古鎮傳統建築局部造型看:建築物斜撐上的圓雕,花窗上的透雕、人物、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別具特色,這是古鎮人智慧的縮影,技藝的展示。

土城在歷史上曾是赤水河中下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鎮當時為“四岸”之首“仁岸”,系“川鹽入黔”的主要碼頭和集散地。沿著月亮台碼頭拾級而上,可以看到曾被船工們那沉重腳步磨穿的台階,歷史在這裡沉澱,歲月在這裡流淌。

順著古鎮行走,不僅可看到被“川鹽”漫漫吞噬的土城鹽號,同時也可看到“船幫”老大的豪華住宅,還可目睹船工們住宿的“客棧”,以及被歲月剝蝕、聽歌唱戲的古戲台。這裡曾經喧囂熱鬧,這裡曾經商賈雲集,走進它,仿佛又聆聽到鼓點陣陣、樂曲聲聲。

目的地3

浙江余姚梁弄古鎮

群山環抱,秀水靈動。位於四明山北麓的梁弄鎮已有1000多年歷史,在後唐時即“人煙湊集,亦一巨鎮”。這裡有彪炳千秋的革命遺址,古樸清素的街巷民居和書香襲人的悠悠文脈。1992年,梁弄被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以梁弄為中心的浙東革命根據地是全國19塊抗日根據地和南方七大游擊區之一,為中國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曾有無數革命志士在這裡拋頭顱灑熱血,留下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政治部舊址、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司令部舊址、浙東行政公署、浙東抗日軍政干校舊址等眾多紅色遺跡。2005年,四明山以其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優美秀麗的自然風光和在抗戰歷史上的

顯著地位,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2006年,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被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梁弄古鎮,弄堂彎彎,流水潺潺,是集中大片明清住宅建築的傳統風貌區域,以五桂樓、浙東游擊縱隊司令部舊址及普通山區民宅群為主體,至今仍基本保持明清、民國時代的格局與風貌。2003年規劃建設的正蒙街區仿明清風格,和老街十字相交,屋檐山牆錯落,與五桂樓遙相呼應,百年老校鎮中心小學和韬奮書店近在咫尺,古樸文風、悠悠歷史撲面而來。梁弄老街上還可以看到江南山鄉的生活習俗,如今在老街居住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人,街上有殺羊、打面、燒酒的作坊和依然開門迎客的老店櫃台等。

目的地4

浙江遂昌王村口古鎮

王村口位於浙江省遂昌縣西南部,地處錢塘江二級主流烏溪江上游。是浙西南重要交通要塞,水路與衢州相通,陸路與龍泉、江山、福建浦城相連。千百年來,大量木材、山貨由次順流而下,直達衢州、杭州,運回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經濟活躍。通過現今仍保存完整的天後宮、廊橋、古街道,就可透視出王村口古鎮昔日的繁華。


上世紀三十年代,王村口成為了革命的熱土。粟裕、劉英率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創建浙西南、浙南游擊根據地,成為南方

三年游擊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村口是在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時,中國工農紅軍進入浙江開展游擊戰爭、重新燃起浙江革命烈火、有效地支援了鄰近游擊區的斗爭之地,有力地策應了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如今,這裡仍完整地保存著挺進師八一誓師大會舊址天後宮、挺進師召開群眾大會會址宏濟橋、挺進師政委會會址和蘇維埃政府舊址蔡相廟、挺進師師部舊址等古建築,並開設了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斗爭史王村口陳列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