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美古村落攝影大賽獲獎作品選登
日期:2016/12/15 16:37:32   編輯:古代建築一等獎 范和陸龍船(攝於惠東縣稔山鎮范和村) 張由瓊 攝
三等獎 鄉村大廚(攝於廣州番禺區化龍潭山村) 黃國宏 攝
三等獎 古村童樂(攝於清遠市佛岡上岳古村) 黃靈輝 攝
二等獎 晨光中的彭家祠(攝於英德市黃花鎮) 李軍 攝
三等獎 添丁掛燈(攝於高要市腰崗村) 朱健興 攝
二等獎 圍屋盛事(攝於梅州市大埔縣大東鎮花萼樓) 黃鏡亮 攝
古村落是我國數千年農耕文化的結晶,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既包括村落的規劃、各類建築、橋梁、廟宇、名木古樹等物質文化遺產,也蘊含各類民風習俗、傳統節日、民間信仰、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體,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在嶺南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如今保留下來的古村落年份少則二三百年,多則七八百年的歷史,可以說,古村落是嶺南文化的“根”,是活態的遺產,是歷史的“活頁”。
去年初,南方日報社聯合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發起舉辦“尋找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評選活動,並在此次評選活動的基礎上,舉辦“廣東最美古村落攝影大賽”。
此次大賽共征得作品2340幅,經專家評選,16幅作品脫穎而出。我們另選出了142幅作品舉辦廣東最美古村落攝影大賽作品展,這些作品向我們展示了廣東古村落迷人的風采,既有古建築的風貌、又有民俗文化和傳統節日,涵蓋了廣府古村落、潮汕古村落、客家古村落,以及粵北、粵西古村落,展示了廣東古村落特有的水鄉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特點。
我們看到范和村陸龍船穿行古巷,沙灣飄色在古村游走,英歌舞在尼溝村跳動;我們看到客家嫁女習俗,圍屋前謝神宴,千年瑤塞腰鼓舞,松塘古村燒番塔;我們看到古村前豐收景象和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美麗景色;我們看到古祠堂被賦予新義,成為農家書屋、娛樂休閒場所;我們看到古建築的雕梁畫棟、青磚碧瓦經歷數百年滄桑,而保存完好。
廣東最美古村落攝影大賽作品所展示的廣東古村落的美,使我們更加珍惜祖先創造的寶貴文化成果,也使我們更加關切對廣東古村落的保護。
冀望通過這些活動,喚醒、提升村民和公眾保護古村落的自覺性,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同時,注重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讓傳統的優秀文化與農村經濟社會建設相融合,讓優秀民間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