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村民修路時發現宋代墓葬
日期:2016/12/14 12:01:23   編輯:古代建築村民拾得文物
修路時發現宋代古墓,村民竟將墓中文物抱回自己家。7月17日,略陽縣白水鎮一工地發現墓葬,出土文物被村民抱回家。經走訪、詢問和宣傳《文物保護法》,終於在21日將6件文物收回。
開挖路基時發現古墓
7月27日上午,據參與考古發掘的略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徐寧中介紹,7月17日晚10時許,在白水江鎮小河村通村公路修建中,工人在開挖路基時發現古墓,隨即報告施工方負責人。施工方負責人要求挖掘機停止施工,並向白水江鎮人民政府致電匯報。白水江派出所派干警和村鎮干部一起趕到現場做好現場保護工作。
但當徐寧中趕到現場時候只剩下空蕩蕩的墓葬,裡面的隨葬品已被周圍村民抱回家。經現場勘查,發現文物點處於這次修建通村路的必經之處,“處在一處荒山上,沒有墓碑、墓志銘等標記,應該是一戶普通人家的墓葬。”徐寧中說,墓穴長方形,寬約1.5米,進深3米,高2米,為合葬墓,穹形頂,墓葬內四角上方為榫卯結構,左右牆壁上有精美的畫像磚各8塊,內容分別為花草和馬匹。經考證,該座墓葬為宋代。
晝夜走訪收回6件文物
為了找回流失的文物,文物部門工作者在共同保護現場的同時,頂著烈日,不分晝夜的走訪、詢問和宣傳《文物保護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21日21時將6件文物收回,6件隨葬品分別為綠釉鼓腹陶罐1對(口徑11.4厘米,高16.1厘米,底徑8.8厘米),帶鈕銅鏡1對(直徑12.1厘米),景德鎮白瓷碗1個(口徑13厘米,高5厘米,底徑3.4厘米),耀州窯娃娃盞1個(口徑13厘米,高5厘米,底徑3.4厘米)。
7月23日,在略陽縣白水江鎮黨委會議室裡,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文物移交儀式,略陽縣公安局白水江派出所將6件宋代墓葬出土文物移交給了略陽縣江神廟民俗博物館。至此,白水江村組修建道路古墓葬出土文物順利回歸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