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09年考古發掘成果公布 大遺址保護成果豐碩
日期:2016/12/15 15:10:58   編輯:古代建築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9時23分報道,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27日)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2009年陝西考古成果,大遺址保護基建項目考古等成果豐碩。
陝西是文物大省,秦始皇陵、漢長安城等大遺址眾多。2009年,陝西主要對周公廟遺址、秦雍城遺址、秦始皇帝陵、西漢帝陵、唐代帝陵等大遺址進行了重點保護考古。在周公廟遺址又一次出土了100多片卜甲,其中有刻辭的240多片,初步辨識的文字200多字,涉及畢公、周公、王等西周初期重要人物,進一步豐富了周公廟出土文字資料的證據。
秦始皇帝陵完成了陵園內90多萬平米的勘探工作,勘探發現2座內城北門遺址形制結構與陵園內其他幾處內城城門遺址結構不同,特別是在城門中部夯築出夯土台、東西兩側有小過道的建築結構為以前所沒有見過,為深入了解秦始皇帝陵園內涵及陵寢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今年,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將開放。
除了大遺址保護考古項目外,2009年,陝西考古研究院共對170多個項目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發掘各個時期墓葬800多座,其中亮點很多。
一是在西安南郊發現一批元代墓葬,這是迄今為止陝西地區發現的最集中、最重要的元代墓葬。元墓共12座,出土器物種類十分豐富,包括金、銀、銅、鐵、瓷、陶、紡織品等,其中陶器數量最多,均為細泥黑陶,陶俑有辮子,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這次發掘的元代墓葬初步推斷可能是蒙元時期漢人世侯劉黑馬家族墓地,等級較高、排列有序、形制完整,對研究陝西地區及這一時期的喪葬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墓葬出土的劉黑馬、劉元振父子的墓志保存完好,內容完備,可與《元史》等文獻相互勘正,具有較高的文獻研究價值。
二是對西安鳳棲原西安家族墓地進行考古發掘,確定這是西漢宣帝時重臣、被封富平侯的大司馬衛將軍張安世的家族墓地,這也是目前唯一經過完整發掘的漢代“列侯”級別的家族墓。它從葬坑中出土的完整軍旅在考古發掘中還是比較少見的,有可能在軍事史上有劃時代的發現。特別是發現了大墓建造過程中的一些重要跡象,對於探討古代高級別大型墓葬的建造過程、禮制形式和葬俗發展演變等都有重要意義。
另外,在其他發掘中還發現了我國疑似最早的磚,首次發現陶質佛教造像出現在十六國墓葬隨葬品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