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位於火焰山西側小山丘上的奇特建築近日被重新認識。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吐魯番地區進程中,部分考古專家認為,這座建築就是早期基督教——景教寺院的建築遺址。
這處遺址位於距吐魯番市約10公裡的山丘上,房屋建築遺址主要分布在山頂處,山下有附屬建築,均已沒有頂,殘牆保存相對完好,土坯規整巨大,幾乎是現代吐魯番地區民居土坯的一倍大小。遺址四周的山坡上遍布南北朝至唐代典型的粗沙陶片灰陶片。
據悉,此前這裡曾被視為近現代廢棄民房,不過,國外考古文獻為重新“發現”這處遺址提供了新的佐證。德國考古專家王丁從國外帶來的有關新疆考古文獻和資料中記載:上世紀初德國人曾在火焰山西側的一處山丘遺址上進行過挖掘,並出土了一批景教文書和壁畫之類珍貴文物。通過對比分析,吐魯番部分文物研究專家認為,曾一度被忽視、有著奇特建築遺址的小山丘就是當年德國人記載的“西旁景教遺址”。
目前,在山坡的另一側,還存有大量廢棄物遺存。普查隊員希望通過進一步清理發掘後得到更多佐證。
景教
景教即唐朝時期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脫裡派,也就是東方亞述教會,起源於今日敘利亞,被視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成為漢學研究一個活躍的領域。唐朝時曾一度在長安興盛,並在全國都建有“十字寺”。今天仍有少量教徒在香港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