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夜宿古鎮

夜宿古鎮

日期:2016/12/15 23:39:40      編輯:古代建築
  記憶裡的水鄉古鎮永遠是一副溫柔似水的清恬模樣。這裡有柔柔漾漾的河水、溫柔敦厚的粉牆黛瓦、軟軟糯糯的吳侬軟語以及潮濕溫潤的空氣。白天裡,耀眼的陽光無遮無擋地傾灑下來,落在河道上浮起六朝的金粉,落在街道上則揚起一路的飛塵。這明亮的光芒又間或鑽進了精雕細刻的窗棂裡,映射出形態優雅的光斑來。早春的水鄉古鎮,當真是明媚花顏,令人一見傾心。

  古鎮的生活一如往昔,千百年來的世事變遷,古鎮人的生活狀態也有尋常的一面,每當日暮黃昏之際,純樸的古鎮人便掩身進了朱漆木門的深處,與家人一同分享寧靜而惬意的時光。時間充裕的假日,不用匆忙離開,夜宿在古鎮等能夠發掘出過去未曾發現的魅力。

  夜裡的古鎮是與白天截然不同的另一番光景了。夜色讓整個鎮子呈現出更為復雜多變的個性。遠離了喧囂的人群,悠悠的水聲、行人緩緩的腳步聲、巷陌人家的低語聲甚至是梧桐枝葉的簌簌的響聲都顯得清晰可聞。這低低的交響徘徊不去,又愈發凸顯出了小鎮的寂靜與安詳。修舊如舊的小鎮,迎風飄揚的店招和影影綽綽的紙質燈籠,仿佛迷人的香薰暈開在夜的空氣裡。悠長悠長的小巷,幽暗且寂寥,月色在歷經世事滄桑的青石板地面上投射出疏疏的樹影。微風拂過,這樹影便又舞出了婆娑的舞蹈,仿佛幕布之上的皮影戲,帶著點朦胧的意象之美。

  酒店是由三進三出的古建築改建而成的,既保留了江南庭院古樸雅致的風格,同時也圍構出了融合古今、自成一派的天地。正對長街的門面乍看之下似乎毫不顯眼,走入其中卻發現原來是別有洞天。庭院深深、流水潺潺、樓閣巍峨、古木參天,十足一副 “大隱隱於市”的氣派。而古時官宦人家內斂藏拙卻不失大氣的做派也在建築格局的方寸之間得到了極致的體現。酒店有專用駁船碼頭,深夜裡坐著木船沿著曲折的河道緩緩行來,也便多了幾分特立獨行的味道。古鎮的夜景掠過耳旁,那槳聲燈影與郁達夫筆下妩媚的秦淮河相比又別有一番清淨的味道了。

  場面宏大的中餐廳也一脈相承了酒店修舊如舊的裝修風格,雕工精湛的紅木八仙桌、水墨氤氲的古董字畫、成套的景德鎮瓷餐具和燈影憧憧的流蘇宮燈讓人仿佛回溯到了遙遠的過去。輕輕地呷一口當地產的米酒,品嘗著濃油赤醬、甜中帶鮮的本地小菜,飯後的甜品是 《紅樓夢》裡的奢華,清香的龍井又是出世的灑脫了。如此良辰美景,恍惚之間也便油然生出了對月吟詩的雅興。“滿庭松桂雨余天,宋玉秋聲韻蜀弦。烏兔不知多事世,星辰長似太平年。”韋莊詩中的感傷情懷透過灑金紙箋一點點滲透進了初春微涼的空氣裡,夜未央,而我們的思緒也在這靜谧中得以無限延長。

  隔著虛掩的雕花木窗,可以略窺夜色中的古鎮全貌。高高聳起的歇山屋頂和小巧精致的房屋在夜幕的遮蓋下變得斑駁,縱橫交錯的河道在濃烈的夜色中泛起絲絨般的光芒。而柔柔的燭火則為月色星光讓了位,越發突顯出古鎮之夜原汁原味的風采來。餐廳裡有專業樂隊的江南絲竹表演,演員們舉手投足間的專業架勢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弦音袅袅的揚琴、嘈嘈切切的琵琶、低沉嗚咽的二胡與清亮悅耳的玉笛穿起一首首悠揚的古樂,同時也為小鎮之夜增添了幾分隽永綿長的藝術魅力。


  穿過重重廳堂,信步走入後院,神秘而幽邃的氛圍讓人生出探尋的意趣來。青石板的小道只剩下隱約可見的輪廓,月光則為它鍍上了油亮的光澤。忽而微明,忽而幽暗,是先賢們遺留的足跡。漫步其上,深沉的叩地聲,一下,兩下,仿佛敲打在自己的心上。凝碧色的湖水也變得愈發幽深,這幽深裡又稀釋出百年的寂寥。一彎淺淺的新月倒映在湖面之上,拖出袅袅的倒影,揉碎了清冷的夢境。這夢境仿佛是辛棄疾披衣而起的三更,又仿佛是李商隱情牽夢萦的巴山夜雨,是歷史沉澱出的余韻。古時侯的名門府邸裡都該有門禁森嚴的藏書閣,歷朝歷代的古書濟濟一堂。等待了一個又一個深夜,終於逢著一個知音。如今的酒店裡物品一應俱全,但卻沒有了古書的蹤影。想要掩卷沉思的時候卻發現缺了主角,不得不算是夜宿古鎮時的一樁憾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