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蘭高速公路邯鄲雙玉泉至崗頭段,發掘出東苑城和崗頭兩個遺址
■該發現將對龍山文化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的研究發揮重要作用
■遺址內有價值文物已發掘完畢,上面將建高速公路
將建高速公路的黃土地上,隱藏著數千年前的古文化。近日,河北省文物部門在青蘭高速公路邯鄲雙玉泉至崗頭段,發掘出兩處古遺址,最古老的遺跡距今至少6500多年,而最“年輕”的遺跡也至少有1700多歲。
省文物專家表示,對這2000多平方米古遺址進行的搶救性發掘歷時7個多月,這些珍貴的發掘資料將對研究當地龍山文化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的考古學編年與研究發揮重要作用。
兩處千年遺址重見天日據介紹,今年3月份左右,省文物專家在青蘭高速公路邯鄲雙玉泉至崗頭段,發現兩處千年古遺址。“文物工作者首先進行了實地調查和勘測,確定其歷史價值後,才進行了搶救性挖掘。”邯鄲市文物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劉權民說,在雙玉泉至崗頭段,省文物專家共發掘出東苑城和崗頭兩個遺址。
文物工作者確定其歷史價值後,才進行了搶救性挖掘。
據了解,東苑城遺址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東苑城村北南?河的東岸,此處共發現灰坑11個,遺址的時代有距今4000多年的龍山時期、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和距今1700多年的魏晉時期。(灰坑是古代人類留下的遺跡之一,包含了很多古人留下的物品,如陶器等。)
文化遺跡距今至少6500年
此處的文化遺跡和遺物以龍山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為主。
與東苑城遺址鄰近的崗頭遺址則不同,這個位於峰峰礦區和村鎮崗頭村北、南?河南岸的遺址,發掘面積較大,共發掘灰坑250多個,溝9條、房址3座,以及灶址、水井等遺跡。遺跡的時代有距今至少6500年的後岡一期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商代和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
據了解,此處的文化遺跡和遺物以龍山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為主,商代和後岡一期文化時期較少。共出土石器、骨器、蚌器、銅器、鐵器以及大量的生活用具陶器碎片,器形可見?、盆、鼎、鬲、豆、罐、壺等,但陶片標本尚待進一步整理。
千年人工陶窯保存甚好
這些發現都是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劉權民介紹,龍山文化時期房址是本次發現的眾多重要文化遺跡之一。
而另一處春秋戰國時期的陶窯也是這次發掘的重要文化遺跡之一。盡管距今已有2000多年,但其保存甚好,為人工掏制而成,殘存有窯前坑、火膛、窯室、煙道、煙囪,雖局部遭破壞,但結構清楚。
“這些發現對於研究晉、趙文化的傳播以及文化的形成發展,都是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劉權民說。
目前,古遺址的搶救性發掘已結束,發掘後的遺址上面將建設青蘭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