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大青山遺址

大青山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4:47      編輯:古代建築

大青山遺址坐落在茂興湖湖畔,是金代降州城遺址。古今中外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出河店戰役就發生在這裡。據史書記載,遼代天慶四年(114年)十一月末,金太祖完顏阿古打起兵伐遼,親率精兵3,700人,由寧江洲(今吉林省扶余縣古遺址)出發,乘夜急進,偷襲降州城,大敗十萬遼兵。至今,大青山上白骨累累,煙痕仍存。

出河店戰役:女真3700人遼國10萬人

阿骨打起兵後,經過寧江州戰役後,女真兵由2500人增加到3700人。1114年,在出河店(今吉林前郭旗八郎鄉塔虎城),遼國集結10萬人准備消滅女真兵,當時兩軍的比例是1比27人。

阿骨打面對強敵並沒有退避,而是決定在敵人還沒有完全集結之前,出其不意發起進攻。當時正是隆冬季節,天寒地凍。阿骨打用女真人最相信的薩滿教夢卜之說來穩定和鼓舞軍心。阿骨打說:“我剛躺下,就有人搖我的頭,如此一連三次,於是我得到了神的暗示,他說我們連夜出兵,必能大獲全勝,否則定有滅頂之災!”聽了他的話,士兵士氣頓長,三千多鐵騎乘風踏雪,直撲出河店。第二天拂曉,趕到出河店近旁的鴨子河北岸,並派精兵猛打正在破壞冰面的遼兵。遼兵沒有料到阿骨打軍隊來得如此之快,措手不及,紛紛潰敗。此役女真俘獲的遼兵和車馬、糧草不可勝數。

這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之一。出河店大捷之後,各路女真兵紛紛歸來,女真兵力已經超萬。

黃龍府之戰:“圍點打援”攻陷黃龍府

黃龍府是遼朝重要的國庫之所在,也是遼國的經濟命脈。阿骨打建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占據黃龍府。但是黃龍府外城防御完善,內城守備堅固,若要強攻硬取,一旦遼兵增援就會腹背受敵。經商議,阿骨打采取常勝將軍完顏婁室的意見,“ 圍點打援”,圍住黃龍府,掃清其外圍,殲滅救援軍隊。

黃龍府外圍被掃平後,阿骨打率兵直搗黃龍府。當時的黃龍府被圍困數月,守將耶律寧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惶惶不可終日。阿骨打一聲令下,金軍如潮水般推著各類攻城器械湧至城下,人人奮勇殺敵。遼兵一觸即潰,耶律寧見大勢已去,棄城而逃。此役表現了女真人勇奪智取的特質與鋒芒。

護步答岡之戰:金軍2萬人遼軍70萬人

得知黃龍府失守的消息,遼天祚帝率70萬大軍,幾乎傾其全部兵力,企圖一舉消滅新生的金政權。當時金太祖只有 2萬人,兩軍比例是1比35,這是人類戰爭史上不可思議的對抗戰。

阿骨打認為,雖然遼兵數十倍於我,又來勢洶洶,但卻是烏合之眾,庸將怯兵,不足為懼。若是主動出擊,成功有望。他為鼓舞軍心,在眾將士面前仰天大哭,說:“當初,我領你們起兵,是為了咱們不再受遼欺壓,讓女真人有個屬於自己的國家。不想,天祚帝不肯容我,親自來征討。我們現在只有兩條路,一是拼以死戰,轉危為安;另一條是你們抓我一個,獻給天祚帝,殺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許能轉禍為福。”將士們聽罷無不泣下,決定與遼軍決一死戰。

兩軍交戰後,金軍將士個個沖鋒在前,殺出一條條血路,遼兵如潮水般,退潮又漲潮。正當兩軍打得正酣時,遼朝內部出現政治紛爭,另立政權,天祚帝放棄這消滅金軍千載良機,回軍自救,阿骨打抓住良機,緊追猛打,終於在護步答岡追上遼軍,與遼軍短兵相接,左右包抄,遼軍大敗。

此役顯示出阿骨打超常的膽略和傑出的軍事才能,也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此戰之後,曾在北中國不可一世200多年的大遼國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它橫亘於古龍鄉偏北部,為嫩江左岸二級台地。遺址地處西端制高點的青山頭,海拔160余米,台地頂部平坦,以墾為耕地,南北寬600米許。從青山頭西端起,向東1.5公裡,一路屢見古代陶片,尤以台地邊緣處為最多。西坡由北向南有四條水沖溝,除最南一條外,在溝壁、溝底都可見到手制陶片。陶器以泥質或細砂黃褐、紅褐陶為主,也有少量夾砂黃褐陶。火候一般較高,陶色較純正,質地堅硬。器形有罐、鬲、缽、碗、杯等,口沿有侈、直、斂之分,唇有尖、方、圓之別,器耳有環狀、乳突鈕,器底有平、假圈足及三足的。文飾多素面,有的經磨光、也有紅衣陶、蓖點幾何紋、鋸齒附加堆紋及細繩紋。此遺址與白金寶文化明顯一致,屬青銅時代文化遺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