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城拆遷造路遇清代照壁
日期:2016/12/14 12:06:54   編輯:古代建築 昨天,記者前往樂清發現,該照壁已被加固補強,伫立在新建的柏油路邊,述說這座城市的變遷。
他們決定把“歷史”留下
樂清市東雲南路拆遷、建設工程北起樂清市東大街,南至建設東路,長490米,寬16米。新建的東雲南路平坦、寬敞,與舊城區的狹窄弄堂以及老屋形成鮮明對比。
而那一面照壁所處的位置,就在將要新修的人行道上。附近村民說,該照壁有百余年歷史,與中和巷6弄的徐樹聲古宅構成一個整體,是歷史古跡,但不是文保點。對工程項目來說,此處是能拆除的。
樂清市博物館副館長陳元友說,類似照壁在樂清市所剩不多,該照壁有著重要的歷史參考價值。同時,照壁位於古宅台門外,所在位置很有講究,拆除或者移動都將破壞文物本身的價值,建議原址保護。
為了照壁該拆還是該留這個問題,多部門來來回回協調了好幾次。最終,大家決定把“歷史”留下來並加以保護。
“是文物,我們肯定不會拆。而且照壁走向與道路走向一致,只是占去人行道一些空間,不會阻斷人行道。”樂清市舊城建設辦公室綜合科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近年來樂清市在舊城改造中遇到的第一例歷史古跡去留問題,也為今後的古跡保護提供一個參考。
照壁上的圖案很有寓意
目前,照壁已完成加固、修繕工作。該照壁位於徐樹聲老宅外東北角,與東邊大門外的另一個照壁遙相呼應。
“照壁為磚石結構,梁、斗拱等的做法均是仿木構形式建造。未修繕前,屋面瓦椽大部分殘損,右邊為斷垣殘壁,被雜草以及生活垃圾掩埋了形狀。”樂清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一直參與整個設計、修繕工作,他們對照壁進行可逆性加固補強,修繕瓦椽,對屋面進行清理。同時,在照壁周邊修建擋牆,防止馬路建造過程中對文物造成破壞。
工作人員還向記者介紹照壁上的灰塑圖案(如圖),其中在屋脊上,一個瓶子上系了一個畫戟。根據徐樹聲生平經歷,工作人員猜測這有兩種寓意,一種是“戟”諧音“吉”、“瓶”諧音“平”,寓意“吉祥平安”;另一種是瓶上系戟,寓意“平升一級”,表達徐樹聲對於升官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