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紅木家具講座走進廈門大學

紅木家具講座走進廈門大學

日期:2016/12/14 20:58:42      編輯:古代建築
 近日,“紅木進高校”系列講座走進廈門大學,明紅堂創始人之一、高級工程師李明任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紅木知識,引起了師生們的強烈共鳴。

  如何選購真正的紅木家具
  李明任指出,首先必須選購采用紅木木種制作的家具。2000年5月19日,國家質量技術監理局發布GB/T18107-2000《紅木HongMu》國家標准,規定了2科5屬8類33個樹種為紅木。8類紅木為: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木類、紅酸枝木類、雞翅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其中側重於傳統的有代表性,受到文物界、古典家具研究界、收藏界廣泛認同的有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香枝木類)、印度小葉紫檀(紫檀木類)、老撾紅酸枝(紅酸枝木類)、緬甸雞翅木(雞翅木類)等。
    中國人對紅木家具的認識除紅木材質原因外,還帶有強烈的“地緣”感情,認同度高的四種傳統紅木從地理位置上講,基本上是中國國內及中國周邊國家。
    其次,要保證選購的紅木家具應該是采用榫卯結構,不得采用釘子。紅木家具的結構采用精巧的榫卯,是中華民族勞動智慧的結晶。紅木家具的榫卯結構設計的非常科學,每一個榫頭和卯眼都有明確的固定鎖緊功能,能在整體裝配時發揮作用,只要做工准確精細,榫卯之間略施一些魚鳔,家具就非常結實牢固,而且在家具的外表上根本看不見木材的橫斷面。工藝精巧的榫卯結構,構成了紅木家具的工藝特色。
    最後,選購的紅木家具多采用傳統的結構(或裝飾)構件如束腰、角牙、羅鍋枨、霸王枨、托泥、底座等。紅木家具同時是多種工藝的結合,紅木家具的工藝主要有:雕刻、鑲嵌、螺钿、雕填漆、描金漆等多種中國特有傳統工藝。
    文化與價值的雙重享受
  李明任認為,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常用的紅木家具,其不僅是一種實用器物,更是一種文化載體。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古典工藝家具“雛於商周,豐滿於兩宋,輝煌於明清”,古典工藝家具幾乎貫穿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通俗而又最廣泛的載體。
    對主講人李明任來說,其自身就出生在仙游榜頭鎮,那裡現在是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部分看圖識字都是從古典家具上的雕刻內容開始的。生動活潑的刀馬人雕刻告訴了孩童:這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這是救苦求難的觀世音菩薩,這是笑口常開的彌勒佛、騎牛的是老子,講學的是孔子;栩栩如生的花鳥平雕或透雕,讓入學前的孩童認識梅蘭竹菊,還有報喜的喜鵲、富貴的授帶鳥……數千年的文化傳統,以古典家具為載體代代傳承。
    2010年以後,古典家具成了拍賣會的新寵,多次以專場亮相,頻頻刷新世界紀錄。古典家具的文化與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與提升。此外,紅木家具在近年來還成了眾多名人、富豪的收藏首選,如:趙忠祥的會所,趙本山的辦公室,陳道明的家庭裝修等等都有許多異常珍貴的紅木家具。李明任笑言,未來,造訪人家家裡,必先看是否有紅木家具,因為有紅木家具,不僅說明主人有財富,還有品位。因為紅木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明的結合體,恰恰能符合中國人追求完美主義的傾向,這與中國人骨子的文化是息息相關的。
    因此,他對高校學子提出熱切盼望:“紅木家具除了財富、品位,紅木的高壽命也符合中國人傳統的理念,我們今天購買的紅木家具,我想傳承個三、五百年不是問題。作為有文化、有品位的90後新一代大學生,相信以後會有很多同學像你們的老師、師兄、師姐一樣愛上紅木家具。”
    據介紹,“紅木進高校”系列講座未來還會在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集美大學等省內知名高校開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