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洋古董家具和瓷器擺設
在國際拍賣市場上,歐洲古董家具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藝術收藏門類。18世紀法國家具和裝飾藝術,以及歐洲其他地區尤其是德國、意大利、瑞典、俄羅斯的家具以及裝飾品都可以通過蘇富比(微博)歐洲家具部銷售拍賣。這些藝術品,涵蓋期從1675年至1830年。裝飾品包括鏡子、鐘表、燭台、吊燈、斑巖花瓶等,歐式家具也包括歐洲掛毯和早期雕塑。歐洲古董家具拍賣每年至少舉行兩次。一般情況下,成交價格從5000美元到200萬美元不等。
在過去的十年中,蘇富比歐洲家具部已舉行了多場高知名度的拍賣會,包括1997年9月的溫莎公爵和公爵夫人的藏品拍賣、2001年4月范思哲藏品拍賣、2004年5月格林伯格藏品拍賣。
歐洲每周會舉行小型的古董家具拍賣會,而古董家具在歐洲人心目中的分量絲毫不亞於明清家具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在歐洲,判別一個人的財富擁有量,不是看他的轎車和隨身的穿戴,而要去到家裡看他家裡擁有的古物。一般來講,真正的歐洲富豪人均至少擁有五件古物。”
但與中國家具多用名貴木料,如黃花梨、紫檀木、紅木不同,歐洲古董家具在選料上多采用基本木料,如胡桃木、橡木等,更為名貴的家具選材多為櫻桃木、桃花心木。因為所選材料本身的價值差異,歐洲古董家具從整體上看價格較中國古典家具偏低。
“歐洲古董家具的價值不在於它的選料,更多體現在它的工藝,”這些古典家具完全是藝術品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生活用品。“每一件都很明顯地體現了當時的藝術風格,工匠們帶著他對藝術的理解去創作,去雕刻,而工匠在這些國家也很受重視,法國從十六世紀開始,就有在家具上落款的習慣,這些工匠設計制作的家具同古代繪畫、雕塑一樣,被認為是藝術品。而中國古代工匠的地位不高,導致了這一領域的空白。現代國內制作的很多古典家具都是參照國外古代工匠的作品去做,在思想和技法上都很難達到相應的水平。”
國內價格每年成倍增長
與歐洲古董家具在國外市場的火熱程度相比,國內市場還處於發展階段。近年來,也有一些中國拍賣公司開始涉足歐洲古董家具拍賣。2010年6月,中國嘉德(微博)曾拍賣過14件歐洲古董家具,其中拿破侖三世小玻璃櫃即以33.6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2010年12月,上海泓盛舉行的國內首場西洋古董家具專場拍賣,展示了77件西洋古董家具,其中19世紀法國路易十六風格“蘭克”款貼皮疊巾式牌桌也以近3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其他一些拍賣公司,如北京保利等也嘗試性地上拍部分歐洲古董家具,觀察市場反響。
不過,目前大部分國內買家並沒有像近年炒作中式古董家具一樣炒作西洋家具。“基本上買家都是真正喜歡歐洲古典家具的人,此外就是藝術家和設計師。我們的買家很多是別墅家裝行業內較為知名的設計師,他們在設計時喜歡用古物。這些人很多時候對歐洲古典家具的了解要超過我們。”
雖然現在國內很多客戶並非出於投資目的購買這些古董家具,但近些年,古董家具確實出現升值的現象。古董家具的收藏背後潛藏的是對一種文化的接受與認可,“收藏古董家具不只是懷舊,更多的是欣賞一種文化。未來五年內歐洲古典家具會成為一個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