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表示:”保護文化是道德責任,也是安全議題”
日期:2016/12/15 8:15:00   編輯:古建築保護2016年2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女士和意大利外交部長Paolo Gentiloni先生簽署協議,在組織“為遺產而團結”世界聯盟的架構下,建立意大利保護文化遺產的特遣隊。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特遣隊成員將可隨時被調派,協助保護受威脅的文化遺產。
2016年2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女士和意大利外交部長Paolo Gentiloni先生簽署協議,在組織“為遺產而團結”世界聯盟的架構下,建立意大利保護文化遺產的特遣隊。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特遣隊成員將可隨時被調派,協助保護受威脅的文化遺產。
博科娃女士表示:“文化遺產在全球沖突區屢遭蓄意攻擊,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挑戰,我贊賞意大利推動頗具雄心的新策略,展現出自己的領導力。”她祝賀:“成立了一支結合文化遺產專業人士和專業打擊非法販運文物的意大利憲兵的先遣隊,這是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它標志著應對未來緊急情況能力獲得提升的一個重要步驟。”
這一特遣隊的成立,是意大利政府對近期中東和世界各地文化遺產在沖突中遭毀情形的直接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已於2015年11月的大會上采納並實施加強保護文化和促進文化多樣性的策略,這一策略制定於2015年11月的組織大會中,它要求各成員國在教科文組織協調下,建立在緊急情況時快速部屬國內專家的文化保護機制。
博科娃女士表示她相信“這一特遣隊,以及在羅馬與意大利政府簽署的協議,能成為其他國家的范本。”意大利外交部長Gentiloni先生強調“針對文化遺產的恐怖主義旨在摧毀文化、教育,以及人類在多元文化、多樣性和全納願景中團結一致的成長能力。”
近期對文化景點大規模且系統性的破壞和掠奪,凸顯了文化、人文主義和安全在應對沖突和恐怖主義時的重要關聯。對文化遺產和文化多樣性的攻擊,等同於對人類、人權和人身安全的攻擊。根據《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對文化遺產的蓄意破壞屬於戰爭罪行。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必要在現有國際法規框架下,特別是1954年簽署的《關於武裝沖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的海牙公約》,發展更有效的新解決方案,並拓寬法規實施幅度,以及教科文組織有權介入的范圍。
在禮式的最後,意大利文化部長Franceschini先生在發表結語時,鼓勵“其他國家加入這個特遣隊,並為這一重要的目的,集結法律、文化和司法方面的專家。”他表示:“團結將使我們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