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專家在對張家界市桑植縣官田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中,發現一處漢晉時期的煉鐵遺址,並出土了鑄有“半兩”“五铢”“貨泉”等文字的多枚古錢幣,以及陶器、鐵器、青銅器、石器等文物。
今年8月至10月,為配合張家界市桑植縣光明路建設工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張家界市文物局、桑植縣文物局,對桑植縣澧源鎮朱家坪村的官田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經過考古發掘,發現一批重要的漢晉時期遺存。發現的遺跡有灰坑、灰溝、房址、煉鐵爐等,出土了陶器、鐵器、青銅器、石器、錢幣。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發現了煉鐵爐遺跡,並發現鐵礦石原料、爐渣等有關的煉鐵遺物。出土的錢幣錢文有“半兩”“五铢”“貨泉”3種。半兩錢由秦惠文王始鑄,五铢和貨泉是常見的漢代錢幣。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莫林恆表示,目前發現的遺存表明,官田遺址是一處漢晉時期的煉鐵遺址,推測該遺址與5公裡外的朱家台古代鑄鐵場址存在一定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