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關於華清宮遺址保護規劃的批復

關於華清宮遺址保護規劃的批復

日期:2016/12/14 21:51:20      編輯:古建築保護

8fe&x8w6jS"X _l+t}0文物保函[2009]1429中國古建築營造網2\8Yyt1E;Ya%`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 ^ [Ce JK.@

陝西省文物局:中國古建築營造網SN7nCNuYa

&Pz*[ {sjTwZI M0  你局《關於呈報唐華清宮遺址保護規劃的請示》(陝文物字[2009]87號)收悉。經研究,我局批復如下:中國古建築營造網/O/r/N|0o$@ wkz&w

6U-o"m&g(ARW$D(x0  一、原則同意《華清宮遺址保護規劃》。中國古建築營造網:`^.J I"M;Rs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r-\9o&C!r$Z

  二、該規劃尚需進行以下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Y[!z,D.xc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6~ l h![ _$\!l

  (一)應結合遺址內涵和特點,進一步完善價值評估,做到准確、深入、全面。應充分考慮規劃范圍內不同時期遺存的特點與保存現狀,妥善處理各時期遺存間的關系,明確規劃重點。應將溫泉水源納入保護對象。中國古建築營造網c]Y7U| ?

[ l0g,ce0U6S b0  (二)現狀評估應做到真實准確,補充完善規劃范圍內新建項目對遺址影響的評估以及城市建設對遺址影響的評估。中國古建築營造網^Y JTBo

$b/LEji&Q I-o0  (三)應根據遺址自身特點、遺址保護管理的需求和整體保護的原則進一步調整保護范圍與建設控制地帶范圍,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對建設控制地帶進行分級,增強可操作性。應將唐昭應縣城遺址整體劃為地下文物可能埋藏區,該區域的建設項目需在充分開展考古研究和遺址影響評估的基礎上進行。中國古建築營造網R#p {'w2I7Vkk:Esf_

s_STt0s(YA0  (四)應區分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的管理規定,規定內容應明確、具體、嚴格,具有針對性。應對建設控制地帶內現有的城市發展規模提出控制要求,並對新建項目的建築外觀與密度提出具體的控制指標。同時,應嚴格控制旅游配套設施的建設,如確有必要的建設項目,應根據自身特點,在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的基礎上統籌考慮建築式樣,避免大量重復使用“仿唐”建築式樣。中國古建築營造網4R gT f7|X

|E V;W'x vN0  (五)應深化保護措施的深度,針對現狀評估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禁止開辟新的溫泉浴場,加強對已有溫泉療養機構的整治力度,加強對歷史地形環境的保護與修復。中國古建築營造網L2?Si8DUX7fj:[Z[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5O yD~'Yj6z.Y

  (六)應積極探討遺址保護與展示的方式方法。應根據遺址所在地地形特點及歷史地形環境考慮景觀視覺通廊的設置。中國古建築營造網i3w i(H`+ns1n,]2w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yk*G+jT5{"N

  (七)應進一步修改完善專項管理規劃,調整理順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專業管理機構,確保遺址保護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體現遺址保護的公益性。

'rMm(x^:n:?n"mW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M4vERkU)V

  (八)應制訂專門的考古工作計劃,加強對遺址格局、范圍、內涵等方面的研究。中國古建築營造網.x-]-`7Cc7_G v!W

9u H%R wrSB0  (九)文本用詞、術語、圖紙及審批程序等應符合《文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審批辦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要求》的規定,做到准確、嚴謹、規范。

;N7p4w Vf)h/j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8C#]-I8j5w

  三、請你局指導地方人民政府組織規劃編制單位和專業考古研究單位,按照上述意見,對規劃進行必要修改和補充後,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的要求,報請省人民政府公布,並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將其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城鄉總體規劃,積極組織有關部門逐步實施。

L2V3IL`3LU\8_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1Siv#`6q1S#Q

  四、規劃中提出的遺址保護和展示以及環境整治等工程,實施前應制訂具體方案並按程序報批。

{OLZ|G2v}0

D7J+q!NF$D%Z7nF2^0  五、你局和當地人民政府應加強對華清宮遺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的指導,理順管理體制,制訂專項管理法規,並提出具體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確保規劃的順利實施。

b\8D9nA V'z0

k"H,Ksf'Hu0  此復。

4@-y,R9y8T'd j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NO#u^y*n;p

                               國家文物局

:ji z+W)P)nx8p0

-fYV;f f5O'_3@i2vmT0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九日中國古建築營造網2mR8T G[%rm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