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申遺成功後西湖堅持還湖於民 承諾六不變

申遺成功後西湖堅持還湖於民 承諾六不變

日期:2016/12/14 19:02:13      編輯:古建築保護
      1170多年前的白居易一定不會想到,他所鐘愛的西湖會在千年後征服世界。
        法國巴黎當地時間6月24日17時55分,第三十五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出決議,一致同意將中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為何一致通過?
填補“文化名湖”遺產空白
       如果沒有白居易、蘇東坡,西湖充其量只是千萬個湖泊中的一個,而不會成為一處文化景觀。9世紀修建的白堤、11世紀修建的蘇堤,經過多次的重修,早已不是過去的模樣,但兩條堤的兩側交替種植著的桃樹與柳樹依然繼續著自宋朝傳承至今的美景。
         所謂文化景觀,就是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於西湖作為一個文化景觀的真實性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存續千年的西湖仍然清晰地傳達著“文化名湖”的理念,因為仍然能夠在景觀中清晰辨認宋朝時期創建的所有核心要素。
          以南宋末年形成的“西湖十景”為例,它是中國“詩情畫意”景觀審美情趣的產物,“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並不僅僅展現了景觀四季和四時呈現的視覺美感,也展現了景觀的音效與動態,輕微的風聲、鳥鳴鐘響,以及轉瞬即逝的變化。雖然時過境遷,但西湖十景的意境依然可供欣賞。
           西湖是目前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中獨一無二的湖泊類文化遺產,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湖泊類文化遺產。在西湖列入世界名錄之前,只有7處湖泊類遺產,包括5處自然遺產,一處自然與文化混合類遺產,一處文化遺產。
          可以說,西湖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世界遺產中以“文化名湖”為主要價值特征的湖泊遺產空白,是對世界遺產類型的重要補充,對傳達東方文化審美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是文化景觀的一個傑出典范,時至今日,其核心要素依然能夠激發人們“寄情山水”的情懷。專家認為,西湖的突出性在於它對中國古典景觀文學與繪畫理念的诠釋方式,它通過堤、島以及巧妙放置的寶塔、亭橋而獲得的自然景觀提升,達到了將湖變為一座巨大“公園”的目的,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並對東亞的景觀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說,西湖申遺成功,進一步豐富了世界遺產的類型和價值。其極為鮮明的東方特色,平淡中蘊含變化萬千的文化魅力和美學境界令人贊歎,為集合人類最珍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世界遺產寶庫增添了一份東方文化美的神韻。這也是16個國家發言全部支持並高度贊揚,21個委員國一致贊成通過的主要原因。
  後續如何保護?
承諾土地不出讓等“六不變
      “西湖現在是世界遺產了,這意味著我們有責任為世界和人類保護好管理好這片山水。申遺的目的是保護西湖、造福後代、讓西湖再活一個2000年。” 西湖申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國平如是說。王國平承諾杭州會做到以下六不變:
         一是“還湖於民”的目標不改變。自2002年開始,杭州實行“西湖免費開放”,迄今已免費開放的公園景點共130余處,成為中國第一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不收門票的5A級景區。今後,我們將繼續堅持“還湖於民”目標不改變,堅持“免費開放西湖”不改變。
         二是門票不漲價。對因文物保護需限制客流量的靈隱、岳廟、六和塔、虎跑等景點,我們承諾門票不漲價。
         三是博物館不收費。自2003年開始,杭州在全國率先對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等公益性場館實行免費開放。今後,我們將繼續堅持博物館免費開放,並進一步加強博物館建設,不斷提高博物館管理和服務水平。
         四是土地不出讓。對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土地,我們將嚴格按照《風景名勝區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要求,嚴格保護好土地資源,絕對不搞經營性出讓,堅決制止房地產開發項目,禁止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內設立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
         五是文物不破壞。今後,將始終本著“保護第一、應保盡保”原則,對各類文化遺產進行全方位嚴格保護,不斷完善保護體系,持續推進文化遺產保護修繕,積極挖掘整理歷史文化碎片,促進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
         六是公共資源不占用。今後,將建立健全西湖風景名勝區資源保護管理制度,絕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占用西湖的公共資源,實現公共資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
         世界遺產委員會在肯定西湖的突出價值時,也對西湖今後的保護提出了諸多建議。他們認為,雖然相關的法規廣泛地限制了西湖周邊的城市發展,並規定任何有欠和諧的建築都不能建築在遺產區域或緩沖帶之內,但有關部門依然必須確保任何建築不會延伸到從兩條堤上可見到的環湖山坡的范圍。還有就是越來越多的游客壓力。目前西湖每年的游客已經達到2000萬人次左右。隨著遺產申報的成功,游客數量將繼續上漲,政府需要通過景點分流或者控制交通的辦法調節游客的數量。
         童明康說,重點加強游客管理,嚴格控制遺產區域內的建設活動,建立文化遺產環境影響評估制度,防止城市發展對西湖景觀區域的滲透。不僅要保護好遺產本體,也要切實保護西湖的重要景觀線和關鍵視覺要素,維護西湖湖山一體、山水相依的景觀風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