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發掘出土兩具鹦鹉嘴龍完整遺骸化石

發掘出土兩具鹦鹉嘴龍完整遺骸化石

日期:2016/12/14 12:24:34      編輯:古建築保護

    俄羅斯一參與考古挖掘工作的博物館於本周一(6月23日)表示,俄羅斯古生物學家近日順利發掘出土了兩具保存完好的恐龍遺骸珍貴化石,其歷史可追溯至1億至1.2億萬年以前,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經過初步鑒定,相關人員現已證實這些骨骼屬於西伯利亞鹦鹉嘴龍(Psittacosaurussibiricus),每具長約2公尺。圖為此次發現的部分西伯利亞鹦鹉嘴龍遺骸化石。據了解,俄羅斯考古團隊在經歷了三個星期的細致勘查後,在位於俄羅斯克麥羅沃州(Kemerovo)西伯利亞(Siberian)地區希斯塔科沃村(Shestakovo)附近的知名考古挖掘遺址處開挖,終於在距離地表約2.5米(約8英尺)的地方發現了這兩具罕見的恐龍遺骸化石。圖為相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圖片來源:法新社/克麥羅沃博物館。


    編譯報道:俄羅斯一參與考古挖掘工作的博物館於本周一(6月23日)表示,俄羅斯古生物學家近日順利發掘出土了兩具保存完好的恐龍遺骸珍貴化石,其歷史可追溯至1億至1.2億萬年以前,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據了解,俄羅斯考古團隊在經歷了三個星期的細致勘查後,在位於俄羅斯克麥羅沃州(Kemerovo)西伯利亞(Siberian)地區希斯塔科沃村(Shestakovo)附近的知名考古挖掘遺址處開挖,終於在距離地表約2.5米(約8英尺)的地方發現了這兩具罕見的恐龍遺骸化石。

    參與本次恐龍遺骸化石發掘工作的一家當地博物館主管奧爾加·費奧法諾娃(OlgaFeofanova)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表示:“此次發掘出土的恐龍骨骼化石完整無缺、情況良好。”

    在經過初步鑒定後,費奧法諾娃證實這些骨骼屬於西伯利亞鹦鹉嘴龍(Psittacosaurussibiricus),每具長約2公尺。據悉,該物種是生存在白垩紀的一種草食性恐龍,最大的特征是有張像鹦鹉般的鳥嘴。

    費奧法諾娃表示:“能夠發現保存如此完好的整個恐龍遺骸化石實屬罕見,因此具有全球性重大意義。”

    據悉,今年五月下旬,費奧法諾娃所在的博物館在收到相關授權許可後,便與莫斯科一古生物學家團隊合作,開始了本次考古發掘工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