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區縣工作會召開,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表示,各區縣要摸清本區域內的歷史文化“家底”,充分發掘歷史文化資源。東城區相關負責人稱,東城今年將對區內的100多處名人舊居進行統計和保護。
“未列入文物的也要保護好利用好”
市規劃委主任黃艷表示,“十二五”期間,全市將堅持推進重大保護項目的實施,力爭實現“全市一示范、一區縣一重點”的保護格局。各區縣要甄選具有保護價值的地區,開展試點示范。
“不久前,媒體曾報道了東城區的梁林故居。後來我們統計了一下,不列入文物的名人舊居在東城超過100處,數據嚇了我一跳。侯寶林、冰心、詹天佑等名人在東城都有舊居。”東城區副區長樸學東說。
據了解,名人故居屬於文物,是由國家批准設立的。而北京很多名人居住的房屋並不是名人故居,只是名人舊居,還不屬於文物,因此在保護時會遇到一些困難。
樸學東表示,東城區今年已經列入計劃,對這100多處名人舊居進行統計和保護,“沒有列入文物的,我們也有責任把它保護好和利用好。歷來保護和利用是一對矛盾,但我們想在東城區嘗試,讓保護和利用能統籌兼顧。”
“需要常態化的督導組檢查組巡視組”
陳剛表示,北京舊城裡面普通的一處住房、一個小院子,很可能就蘊藏著巨大的文化價值,“不要看成一般的磚瓦,這是名人住過的。為什麼一些外國品牌的衣服很貴?因為它是名牌,咱們怎麼不知道打名牌呢,所以一定要挖掘。”
陳剛強調,各區縣在開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前,首先要摸清家底,“首先要知道咱有什麼,現在一些區縣都在談文化、創意,很多都是概念,圖畫得很漂亮。反過來,我們手裡已經有的真東西卻沒有得到重視,自身潛力挖掘的不夠。”
他說,海澱在舒乙先生的指導下,就挖掘出了貝家花園、聖瓊佩斯著詩處等具有歷史價值和世界意義的名人遺跡,目前正在開展調研和資源梳理。
他還表示,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督察督辦很重要,不能總指望媒體監督,日常性的監督體系要建立起來。要成立督察組,聘請專家和區縣領導交叉檢查,看看落實的怎麼樣,不該拆的是不是拆了,“也歡迎媒體隨著一起去,需要有常態化的督導組、檢查組、巡視組。一個月或一個季度查一次,動真格的,要讓區縣領導在批准簽字之前有所顧忌。”
■ 現場
副區長回憶小時候講述老北京情結
昨日的會議安排了東城區和西城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各自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經驗。東城區副區長樸學東並沒有做一個“常規”的匯報,而是以一個北京孩子的視角講起了名城保護。
“我出生在西直門內大街後牛角胡同的一個四合院裡,奶奶70多歲時還帶著我們在院子裡打杏。”樸學東回憶,12歲時的一天,他和初中同學一起去景山看日出,日出時的故宮和平常一點兒都不一樣,金黃色的陽光照著琉璃瓦,那天早晨還有霧霭,故宮就像雲海中飄起的空中仙境。在一個12歲的小孩心裡,這就是北京。
“一個北京小男孩,最喜歡的是騎著飛鴿自行車圍著故宮的灰牆轉悠。我是想說,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我是有感情的,我是帶著一種老北京孩子的感情在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樸學東說。
隨後,西城區副區長李巖也講述了自己的北京情結,“我和樸區長一樣,都是帶著一份情感和責任來從事名城保護的……”
“你們兩個區一說,專家至少放了一半的心。以前專家老覺得區一級領導不懂名城保護,胡干蠻干,但兩位區長土生土長在北京,有深厚的感情。”副市長陳剛說,他也希望從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同志,都帶著對北京深厚的感情來從事保護工作。
我們的領導干部,案頭桌邊都應該擺放一本本區域內的歷史文化資源數據資料。在城市建設決策過程中,常拿來看一看、翻一翻,逐步形成保護城市傳統風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的習慣和自覺。這樣,我們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
■ 焦點
【關鍵詞:四合院】
四合院搶救性保護刻不容緩
“舊城的平房四合院必須搶救性保護,而且刻不容緩。不是大拆大建,保護的方式是加強管理。現在有的四合院已經衰落成棚戶區了,大量的流動人口、租賃房屋,安全隱患巨大。”陳剛說。
他表示,必須迅速扭轉這一情況,“城裡需要外來務工人員,但不能就這麼安置在這些地方,安全隱患太大,人口比原來還密。原來住著老北京,一個院子十幾戶,現在是三四十人、上下鋪。”因此市政府下決心在新城建設對接安置房,並提供良好的配套設施。
【關鍵詞:人口疏解】
新入市地塊擬配建安置房源
市住建委主任楊斌稱,2010年,市委市政府在城市發展新區劃撥300公頃建設用地,用於核心區人口疏解對接安置和政策房建設。目前8個項目已有5個開工,去年又新增高立莊等9個項目。
今年將繼續解決人口疏解對接安置異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嘗試采取在發展新區入市地塊中配建安置房源的方式。這意味著將來入市的地塊中,也將有配建人口疏解安置房的地塊,而此前人口疏解安置房地塊大都是劃撥的。
目前,采取“平等協商、集中騰退”的楊梅竹斜街項目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經平等協商後居民向實施主體提出疏解申請,達一定比例後進行集中騰退或平移並院,得到了居民支持;鐘鼓樓項目也在近日啟動征收。截至目前,通過結合中軸線申遺和重點工程等多種方式,舊城已疏解人口3600余戶。
【關鍵詞:文物修繕】
今年啟動百項文物修繕工程
今年將完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體系。其中包括,結合中軸線申遺工作,開展中軸線沿線文物保護、環境整治、景觀恢復、交通疏導等方面的研究,完成中軸線保護規劃和申遺文本編制;開展長安街到前三門大街帶狀區域保護前期研究等。
同時,今年還將啟動百項文物修繕工程;推進十三陵裕陵、懷柔河防長城、清末自來水廠、地壇宰牲亭、藥王廟彩畫等保護修繕工程;推進壽皇殿、大高玄殿、普濟寺等文物的騰退修繕;開展火德真君廟等文物騰退修繕後的開放利用;啟動北京外城東南角樓、西南角樓等復建工程;完成2800余處普查登記項目的掛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