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陝西省文物局、榆林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陝西省長城遺址保護工程在榆林正式啟動,首次拉開了陝西全面保護長城遺址工程的序幕。
榆林境內長城遺址分布於榆陽、神木、府谷、定邊、靖邊、橫山6縣區,分屬戰國秦、魏、隋和明,長約1482公裡。榆林明長城是我國明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價值。2009年12月,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段明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立項,省文物局將其列為重點項目。
榆陽區牛家梁至芹河段明長城保護加固工程、長城鎮北台款貢城保護加固工程、明長城榆陽建安堡保護加固工程等示范性保護工程已獲國家文物局批復。款貢城是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代長城線上唯一的“官市”,城池東西長210米、南北寬175米、占地3.5萬平方米。款貢城由於年久失修和風沙侵蝕損壞嚴重,這次保護工程包括款貢城563米城牆保護加固、兩個城門保護、城內排水工程、參觀道路工程和城外隔離護欄工程等,工程概算投資850萬元。
目前,榆林長城遺址重要組成部分的鎮北台長城博物館已建成開放,成為搜集、保管、陳列和展示有關長城的歷史、文化、藝術及文物的主題展覽館;籌建中的主展館位於鎮北台南300米處的文化廣場東側,占地2公頃、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建成後將與鎮北台圍牆和長城城牆遙相呼應。
據陝西省長城資源調查,陝西延安、榆林、渭南三市16個區縣共有戰國、秦、漢、隋等時代長城遺址近1700公裡,其中新發現戰國秦昭襄王長城200余公裡、隋長城約5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