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陵園遺址發現燒窯和祭祀坑遺址
日期:2016/12/14 12:22:39   編輯:古建築保護 昨日,記者從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經過考古人員的不懈努力,朱倉M722東漢陵園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階段性進展:明確了陵園“寢殿”與“園省”的結構,發現了燒窯和祭祀坑遺址,對了解東漢陵寢制度有著重要意義。
【發現】明確了“寢殿”與“園省”的結構,發現燒窯和祭祀坑遺址
朱倉M722東漢陵園遺址位於洛陽市孟津縣朱倉村西部,地處邙山陵墓群東漢陵區——帝陵核心區內。從2014年3月至當年年底,工作人員在此發掘面積近3500平方米,弄清了“寢殿”東門、“園省”夯土台基、“園寺吏捨”局部的基本形制。
“寢殿”、“園省”、“園寺吏捨”……這些都是啥東東?在陵園中的作用是什麼?昨日,在考古現場,工作人員為記者做了詳細介紹:帝陵可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大土包”,一般會包含各種祭祀場所、守陵人居住場所等,形成頗具規模的陵園。東漢的“寢殿”是指陵園內舉行祭祀的大殿,“園省”是守陵妃子、宮人居住的地方,“園寺吏捨”是守陵的官吏們生活的地方。
據介紹,新發掘出的“寢殿”東門與原發掘西門對稱分布,南北面闊8米、進深7米。門道分3級台階,最東側第1級鋪設石板,與“寢殿”東側廊道相接,第2、3級鋪設素面方磚;“園省”夯土台基則呈平面長方形,與“寢殿”北半部相對分布,台基東西長約52米、南北寬約15米;“園寺吏捨”則位於“園省”夯土台基的北側,保存較差,為一處小型院落,平面呈“回”字形,一周為廊房,中間為天井,東西長約35米、寬16米。
此外,在位於“園省”南牆以南區域發現了一座燒窯遺址,應為陵園建造時期臨時設立,平面呈馬蹄形,東西長6.3米、南北寬2.8米。窯廢棄後可能用作灰坑,內埋藏有大量狗骨。在位於“園省”南牆以南區域發現一具牛骨,考古人員判斷其為陵園的祭祀坑。
此次發掘也出土了一些器物,主要有繩紋筒、板瓦,卷雲紋瓦當,空心磚、方磚、條形磚等建築材料,以及盆、罐、碗等日用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