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浙江出土西漢“李未”墓泡菜罐

浙江出土西漢“李未”墓泡菜罐

日期:2016/12/14 12:22:44      編輯:古建築保護

    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的西漢“李未”墓近日又有了考古新發現,出土的兩件硬陶泡菜罐證實了早在西漢晚期該地區的泡菜制作工藝已經成熟。據考古人員推斷,出土的兩件泡菜罐極有可能是我國現今發現最早定型了的腌制泡菜專用陶罐。

    今年1月,龍游縣城東發現了一座西漢中型豎穴土坑木椁墓。墓葬營建考究,壁平直打入紅石巖,前帶斜坡墓;墓底四角施對角線引水溝,溝內鋪滿鵝卵石,外逾30米的排水溝也鋪以鵝卵石。墓中的棺椁和人骨都已經朽爛,出土的除銅印章、銅簋、銅弩機、鐵劍、鐵釜和五铢錢幣等文物外,最有趣的要數兩件造型相同的硬陶泡菜罐。

    此前,江南一帶的泡菜罐出土年代多集中在東漢、唐代,西漢墓葬中鮮有泡菜罐出土。

    據考古人員推斷,該墓葬的年代為距今至少2100年的西漢晚期漢宣武帝時期,極有可能是我國現今發現最早定型了的腌制泡菜專用陶罐。

    此次出土的泡菜罐文物雙唇口沿,都覆有半環鈕蓋。一眼看去,外形與現在的沒有什麼明顯差別。

    我國的許多地區都有制作腌菜的傳統,根據文獻記載,制作腌菜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詩·小雅·信南山》裡面說“田中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菹”就是指腌菜。腌制泡菜專用陶罐的出土,說明早在西漢時期,龍游地區居民就有食用泡菜的習慣,而且泡菜制作水平已經相當成熟,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擁有專門的器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