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消息,考古人員對位於烏蘭察布市境內的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魏九十九泉御苑遺址”進行詳細考古調查發現,這一遺址實際上是一段西漢長城。
此段長城牆體長度為46.585公裡,其中,土牆長34.575公裡,石牆長9.38公裡。牆體沿線及周邊地區調查烽燧46座、障城9座。土築牆體占牆體總長的74.2%,系就地取土築就,沒有發現明顯的夯層。石牆較少,主要修築在起伏較大的山丘間或頂部,采用火山巖壘砌牆體。
在調查中,采集遺物均為陶片,可辨器形,有飾粗繩紋的夾砂釜殘片,有外背飾繩紋、內壁飾菱形格紋的板瓦殘片等,均為典型的西漢時期遺物。
考古專家表示,此段西漢長城的修築,將整個水草豐美的高山草原包圍起來,占據了防控匈奴的制高點。到東漢時期,隨著西漢定襄郡東部都尉治所在地武要縣建制的撤銷,這段長城也隨之被一並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