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發現宋代崖墓 百年前就已失盜
日期:2016/12/14 12:23:52   編輯:古建築保護 昨日,從區文管所獲悉,永川又發現一座宋代崖墓。該墓位於紅爐鎮紅慶村梳房灣,為永川發現的第二座宋代崖墓。
宋代崖墓
當地村民胡太榮多年前挖土時已發現這一墓穴,當時以為是山洞。今年8月,區文管所對墓穴進行了發掘。
據區文管所專家王昌文介紹,該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穴中並未找到墓碑、墓志銘等文字記錄。從內部建築形制推斷,此墓修建於宋代。判斷依據是,墓室後壁刻有當時的建築圖案,造型精美,符合《營造法式》一書記載。“從崖墓內的建築形式來看,也體現了這種觀念。”
整座墓坐南朝北,寬320厘米,進深340厘米,墓室頂高約200厘米,利用整塊山石鑿刻而成。據此推測,墓主在當時應該在當地有較好的家勢,在世時就已開始為自己營造墳墓。兩個墓室的墓底還有兩個封閉起來的方形石坑。考古人員打開這兩個坑時,不知哪個年代的人塞了兩塊石頭。“當時盜墓的人應該有些文化,至少是對古人墓穴結構有些研究。”
王昌文還推測,紅爐這座墓的主人可能是宋代當地殷實平民家庭。
遺憾的是,該墓穴早已被盜墓者光顧,文物只有一個破碎的碗。另外,墓穴裡遺留了一根銹跡斑斑的鋼釬,工作人員從銹蝕程度推測,盜墓者百年前就曾進入過該墓穴。
川渝地區多崖墓,永川就已發現多座。根據收錄永川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的《見證永川》一書,目前已發現的崖墓還有北山坳崖墓群、潮水屋基蠻子洞崖墓群、騎龍穴崖墓群、朝陽社崖墓群、石壩屋基崖墓群、蠻子洞坡崖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