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祁縣發現侵華日軍使用過的毒氣瓷罐

祁縣發現侵華日軍使用過的毒氣瓷罐

日期:2016/12/14 12:21:23      編輯:古建築保護

    祁縣人民法院和祁縣衛計局攝影好友在本縣來遠鎮盤陀村下鄉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個侵華日軍使用過的毒氣罐子,上面有字跡。

    在盤陀村古戲台對面的一條小路,有幾戶依山而修的院前,就在街道邊的露天廁所牆上,擺放著一個黑釉瓷罐,上為圓面,非常清晰地弧形寫著“乙第一八二四部隊”,中間有一五角星圖案,旁邊有一個直徑4厘米的小口。此罐高27厘米,上圓面直徑33厘米,下圓底直徑31厘米,罐底無字。在寫有“部隊”字樣一邊,從上到下破損一塊約15厘米寬的缺口,破損瓷片未找到。

    村長原興國告訴我們,此廁所是劉芳蓮家的,電話接通後,住在城內63歲的劉大姐說,從她18歲嫁過來就有這個罐子,那時候就破了,一直防置在她家裡院的房檐下,八年前清理院子,扔掉了不少雜物,看到此罐上寫有字跡,隨手放在廁所牆上,八年中也問過不少人,都不知其出自何處。

    據合肥晚報2013年10月16日報道,“合肥市民廠房內自辦抗戰展覽館警示勿忘國恥”。瓷罐的收藏者名叫王正善,其中提到,一八二四部隊是駐扎在東北地區的一支日軍化學戰部隊,專門研制化學武器,那個不起眼的陶罐,就是當年這支部隊用來盛裝化學毒劑用的,然後運至中國各地戰場使用。據黑龍江日報2014年9月17日報道,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3周年,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聯合四川建川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為了和平收藏戰爭”抗日戰爭專題展覽在“七三一”陳列館舉行,開幕式上,四川建川博物館向“七三一”陳列館捐贈了二戰歷史文物70件,其中包括日軍一八二四細菌部隊所使用的瓷罐等物品。網絡搜索發現,上述兩個罐子同祁縣盤陀發現的瓷罐一模一樣。

    但上面書寫的前兩個字,到底是“乙未”?還是“乙第”?筆者通過調查走訪,覺得後者比較可信。因為乙未是中國年號,用年號作為部隊番號不可能;而甲乙則通用在部隊中,一般來說,甲種部隊是正規軍,乙種部隊是輔助軍。“乙第一八二四部隊”,就是乙種第一八二四部隊。還有報道中所說,是化學?還是細菌?可無論盛裝的何種制劑,都是用來毒害中國軍民,這一點是毫無懷疑的。

    聯想到祁縣曾經在抗戰期間發生過的兩起事件,也旁證了瓷罐的確由日軍在祁縣應用過化學毒劑:其一是,一九三八年3月19日上午,路經祁縣官廠村住了一夜的日軍大隊走後,又有4個騎馬的日軍返回,說丟失一個防毒面具,後在村公所翻出來,將周圍七名村民抓了起來,途中將穿著舊灰衣的二奴頭,當做八路軍傷員刺死,其余六人被帶到東觀火車站,投入枯井活埋。日軍再次進村,又殺害了兩村民。後來人們才知道,那個防毒面具是有人在路上撿來放到村公所的。官廠村,就因日軍丟失的一個防毒面具,活生生將九個無辜的村民殺害,臨走還防火燒毀了百余間房屋。其二是,發生在1943年9月13日的祁縣前莊村的中毒事件。那天,天剛蒙蒙亮,住南關據點的百余日軍,由漢奸領路,分別從喬家窪和紫金山以及四面的山梁上,包圍了前莊村。鬼子鳴槍後,群眾向中莊方向跑,結果被掃射致死20多人,受傷還跑的村民被刺死。更為滅絕人性的是日軍指使漢奸往水井內投放了毒藥,又使20多人中毒慘死,100多人中毒生病。

    從以上兩個事件來看,前莊村的投毒是日軍投放毒藥的直接證據,而侵華日軍使用防毒面具,則從盤陀村的瓷罐得以證實,喪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為了掩飾他們殺人不見血的罪證,不僅僅在盤陀,更主要的是在有戰略重要地理位置的白晉沿線,使用過化學毒劑。這個瓷罐,也許就是在1938年4月23日,日軍掃蕩盤陀村,殺害37名村民,燒毀700余間房屋後留下的。

    如今,很多地方都發現過日軍化學武器炮彈,但使用瓷罐作為化學毒劑容器,還是很罕見的,這是侵華日軍對中國軍民使用化學武器的罪證。這個瓷罐的發現,見證了那段歷史。同時也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又一佐證。

    70年了,許多抗日的遺址均已消失,許多抗日英雄也已離開人世。到哪裡尋找那些記憶的碎片呢?而這種碎片又能勾起人們對那段歷史的回憶。就在苦思冥想中,忽然找到了一個侵華日軍使用過的毒氣瓷罐。讓你思緒萬千的同時,深感對日本侵略者的無比憤恨。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八年抗戰,晉中記憶”喚醒每一個國人的熱血,牢記那段屈辱和血淚,會更加激發民族之魂,更加激活我們熱愛祖國的豪情壯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