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東營發現清中期冰裂梅花紋蘭釉青花瓷瓶

東營發現清中期冰裂梅花紋蘭釉青花瓷瓶

日期:2016/12/14 12:19:43      編輯:古建築保護
    近日,記者從利津縣博物館獲悉,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中,利津縣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一件清中期冰裂梅花紋蘭釉青花瓷瓶。該瓷瓶於上世紀70年代在本縣收購而來。器物通高44.5cm、口徑13.2cm、腹徑21.3cm、底徑15.5cm,重3.23kg。喇叭形侈口,長徑,豐肩,腹部漸收,近足處外撇,整體造型優雅,線條優美。其胎質細膩堅韌,釉面瑩潤,周身開光,通身繪冰裂梅花紋,映冰雪寒梅之景。梅花潔白如雪,青花發色濃翠,寒梅吐艷,尤顯芬芳。

    青花是元代發展成熟的瓷器品種,流行於明代,在清代康雍乾時期達到頂峰。青花絕大多數是以钴料在胚胎上繪制紋飾,然後再罩以透明釉或青白釉,在120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下還原成的釉下青花瓷。而“蘭釉青花”(俗稱反青花)則反其道而行之,其工藝是把花紋勾好後,將青料塗在花紋之外的空地上,露出白色的紋飾,再罩透明釉,在高溫中燒成,形成蘭地白花的效果。

    冰梅紋又稱冰裂梅花紋,創制於康熙朝,一直流傳到當代。冰梅紋是仿宋代官窯的冰裂紋片,以青花深料繪冰裂紋片,以淡料塗抹做地,留白綴以梅花枝,象征寒梅吐艷,頗具人文畫風韻,晚晴民國窯上多有描繪。

    據了解,這件清中期冰裂梅花紋蘭釉青花瓷瓶,以青花濃料畫冰裂紋,又以淡料略加暈染,其間勾畫白色梅花,藍白相映,效果清晰,畫工精湛,題材新穎,是難得一見的珍貴藏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投資收藏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