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區首次出土三艘清代古船
日期:2016/12/14 12:20:36   編輯:古建築保護這是廣州歷史城區首次出土的古船,為廣東船的造船工藝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記者從廣州市博物館獲悉,3艘古船已經出土完畢,正在進行脫鹽脫水處理,未來將在廣州博物館新館展陳。木船分別編1、2、3號,船首在北,稍上翹,船尾最深處距現地表3.5米。1號船最小,壓在2號船中部上方,船尾已殘破。2號船最大,殘長19.2米、中間寬約3米,船後部兩側船板向兩側裂開,寬3.5米。兩端略有殘缺,尖首。3號船在2號船西,殘長15.2米、中部寬2.6米。尖首,尾部殘缺,結構不明。初步考察,這3艘木船的木料均以杉木為主,船艙壁板、隔板等少量構件為其他雜木。據了解,從出土物及地層關系判斷,這3艘木船廢棄年代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屬清代晚期,其制造和使用的時間則可能早至清代中期。清代中晚期珠江口地區的海盜用一種“快蟹船”搶奪商船財物,這次發現的2、3號船與快蟹船相似,可能是官府用於巡邏緝捕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