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江蘇南京市發現南朝墓的遺跡

江蘇南京市發現南朝墓的遺跡

日期:2016/12/14 12:17:26      編輯:古建築保護

兩塊墓磚合為一朵蓮花。張可 攝

    最近,經五路、棲霞大道交匯口的“招商1872”項目工地內,大量青磚在取土作業時出現。磚上的蓮花紋、線形紋,是距今1600年左右南朝墓的典型標志。目前工程作業已經暫停,考古部門將進場對該區域可能存在的古代墓葬遺跡作進一步勘探、清理。

    一塊青磚上有兩種工藝

    取土場內出現大量帶花紋的青磚,十有八九是挖到古墓了。棲霞區文化旅游局相關人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接到施工方的報告,立即與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前往現場勘查。初步判斷,工地內存在古墓遺跡,根據青磚紋飾,遺跡很可能屬於距今1600年左右的南朝。當天下午,公安人員也一同前往現場維持秩序。目前,該區的取土作業已經暫停,考古部門將於近期進場清理,尋找地下可能存在的更多遺跡。

    記者探訪現場發現,古墓遺跡位於取土場一角,大量殘破不全的青磚暴露在外,且不乏品相較佳者。雖然深埋地下千余年,刻在側面的蓮花紋、斜織交叉的線形紋等清晰分明,而磚塊的正面上則有一條條排列更加細密的豎線。這其實包含了兩種工藝:側面的花紋是將磚胎放在事先刻好紋飾形狀的“模范”中,壓制形成的;正面的豎線,則是工匠用“刷子”刷出來的。經過一番打理,磚胎送進窯裡燒造,形成的紋路圖案牢固,得以保存至今。

    南朝人修墓為何“獨愛蓮”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多。而南朝的墓磚中,“出鏡率”最高的圖案則是蓮花。在現場記者就看到墓磚上大小不等的蓮花紋。有的將一塊磚上刻著一朵蓮花,有的兩塊磚上各刻了一半,合二為一,才形成一朵完整的蓮花。

    南朝時人們熱衷蓮花,與當時佛教推廣,和佛家文化的普及有很大關系。據傳釋迦牟尼和觀音菩薩頗愛蓮花,用蓮花為座,自此所有寺院裡的佛像都是以蓮花為寶座。現實中,經過梁武帝等名人身體力行地宣揚佛家文化,各階層人士無論信教與否,都漸漸接受了蓮花等“流行符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