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千年古村挖出清代練功石
日期:2016/12/14 12:16:53   編輯:古建築保護清代練武器械
近日,臨漳縣柳園鎮鄭羊羔村村民在挖牆基時,發現兩塊“奇石”,經專家確認,出土的石頭竟然是清代時期的練武器械。
臨漳縣歷史悠久,境內的鄭羊羔村落是南北朝時期形成的牧羊區,因盛產羊羔而得其名。清朝時期,這個小村子以王姓練武功、辦軍校而聞名。兩塊“奇石”是該村村民王樹枝老人在挖圍牆地基時發現的,他們費了很大勁才使其從土中露出真顏。這兩塊石頭大小、外觀相似,都是底部稍大上面稍小,並分別鑿有一個提手,長60多厘米,寬50—40多厘米,高20—30多厘米,每個重150余公斤,村民需要兩人以上才能搬得動。“現在這種石頭較為罕見。
經過研究確認,這兩塊石頭是清朝時期的練功石,是古人練習手臂力量用的,石頭上的凹槽提手就是用來抓舉的地方。科舉制度從隋唐開始,掇石是武科考試的一項主要內容。”臨漳縣方志專家黃浩介紹,這兩塊練功石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們對進一步研究清朝的風土民情和科考方式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