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福建省邵武供電農網改造照亮和平古鎮

福建省邵武供電農網改造照亮和平古鎮

日期:2016/12/14 10:07:15      編輯:古建築保護
    5月20日,伴著初夏雨後的清爽,筆者來到享有“福建省最美鄉村”美譽的福建邵武市和平古鎮,領略實施農網改造後的古鎮新面貌。

  走在和平古鎮的古街道上,原有的電桿不見了,美觀的廂式配變、簇新的配電線路、整齊規范的下戶線與一座座青磚仿古建築和諧相處,彰顯出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成為古鎮一道亮麗的風景。

  科學規劃勾畫藍圖

  和平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有著千余年悠久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2008年,被評為“福建省最美鄉村”,成為旅游名鎮。2011年又被列為福建省第二批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

  在和平古鎮,筆者看見全鎮的古建築大多均為土木結構,各幢房屋連成一片,房屋的上空是縱橫交錯的電力線路、閉路電視線和電話線。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依稀可見架空的高壓線、居民房外的絕緣導線早已經破舊不堪,既存在著較大的用電安全隱患,又影響了古民居的風貌。

  為了助推這個歷史文化名鎮的旅游開發和當地經濟發展,邵武供電局2011年就把古鎮電網改造列入計劃,對這個古鎮電網建設進行了詳細的規劃,提前組織設計人員完成了現場勘察、方案制定、設計以及工程前期的准備工作。

  負責和平古鎮電纜下地的設計人員告訴筆者,此次古鎮電網改造工程總投資12.57萬元。

  如火如荼艱辛施工

  4月中旬,和平古鎮線路改造工程開始實施。在街道狹窄、人員密集的鎮區,箱變選址、拆除10幾米的電桿,窄小的電纜溝裡縛設電纜,每一道工序都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工程進展非常艱難。

  為趕工程進度,3支施工隊30多人,分片租住在不同施工點的村民家裡,十幾個人擠一間房屋。早上6點出工,晚上6點收工,每天十多個小時的工作量,沒有節假日和休息日,施工隊員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退縮。

  施工人員奮斗一個月時間,對200多戶古民居的10千伏以下線路進行改造,更換表箱126個,鋪設10千伏高壓電纜283米、1千伏低壓電纜2100余米,

  數字是枯燥的,但施工隊員付出的努力和艱辛卻是實實在在的。在施工的一個月時間裡,施工隊員們用堅強拼搏的意志把一根根高立的電桿拆除,高壓線路全部下地,變壓器拆除更換成箱變……

  古鎮煥發青春魅力

  走進和平古鎮,近200間青磚琉瓦、雕梁畫棟、氣派非凡的明清時代豪華民宅,一條長達半公裡的青石板土街和數10條卵石鋪砌的古巷道;或長或短,或寬或窄,高牆窄巷,古樸幽遠。

  和平古鎮上的黃氏游漿豆腐在當地可謂遠近聞名,在黃氏豆腐作坊裡,黃孝廉一家人正在緊張地制作豆腐,有生產水豆腐、油炸豆腐,而制作豆腐磨漿的能源就是電力。該作坊主人黃孝廉介紹說:“用電是作坊裡頭等大事,如果用電不穩定,豆腐訂單就就不能按時發貨,不過作坊裡沒出現過這種情況,供電所的同志三天兩頭就跑來檢查設施,服務真是沒的說!”

  在古街後面,一排排氣派的樓房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原來這是村民的住房。信步走進路邊的一個院子,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只見寬敞明亮的客廳內,電冰箱、櫃式空調、大彩電等各種家電一應俱全。老人自豪地說:“電網改造後,電壓穩定,用電也方便,如今冬暖夏涼,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