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劉濟墓發現“石志文物三絕”
日期:2016/12/14 12:27:43   編輯:古建築保護 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的房山長溝唐劉濟墓考古研究有了最新發現,昨天,在房山長溝唐劉濟墓2013年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一直懸而未決的“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為何夫人張氏的墓志卻比劉濟的豪華”等疑團一一被破解。
劉濟夫人張氏三次被尊封
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發現於房山區長溝鎮墳莊村的唐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墓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2013年7月至今,完成了劉濟墓的全面發掘,並開展了文物保護及科技考古研究工作。
2013年8月,北京市文物局曾通報了劉濟墓考古挖掘的情況,但當時只公布了墓主人劉濟的生平事跡,對其夫人的歷史背景以及為何夫人的墓志比劉濟的豪華等謎團未予以公布。
昨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助理、劉濟墓考古發掘負責人程利表示,對比四個月前的發現,此次公布的最新成果除確定了劉濟夫人張氏的身份、地位以及家庭背景外,還首次展示了此次考古所采用的高科技手段。
據介紹,此次劉濟夫人張氏的生前事跡是根據其墓志上所記載的內容進行復原的。
墓志記載,劉濟夫人張氏出生於清河,曾祖父為隴州刺史,祖父為劍南西川節度兵馬使,父親在中央任職,為左領軍尉大將軍。劉濟夫人張氏被封為薊國夫人、薊國太夫人、燕國太夫人,有唐一代,三次尊封,鳳毛麟角,獨享尊榮。
墓中發現“石志文物三絕”
“此次劉濟墓挖掘出土文物異常罕見,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於平表示,此次劉濟墓出土了一批隨葬器物,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石志文物三絕”。
三絕之一為劉濟夫婦雙墓志,其中劉濟墓志志文為當朝宰相、著名文學家權德輿奉旨所撰,中唐宰相歸崇敬之子、著名書法家工部侍郎歸登書寫並篆額。劉濟夫人的大型彩繪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志,在目前發現的唐代墓志中,全國僅此一例。三絕之二為墓葬中出土的通體彩繪漢白玉石俑,在全國同類型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發現。其三,主室的浮雕彩繪須彌座式石棺床,保存完整,有大量浮雕彩繪金剛、瑞獸圖案,制作精美,在全國同類型考古遺跡中實屬罕見。
於平表示,除了“石志文物三絕”外,劉濟墓葬規制為北京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唐代墓葬。“在墓葬形制上,承襲中原地區唐墓特征,是北京地區第一個格局得以完整保存的唐代節度使墓葬”。該墓本身就是難得的珍貴文物,雖遭歷代破壞,但墓葬整體結構仍保存完整,為研究北京地區晚唐時期藩鎮制度、墓葬形制等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