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出土戰國晚期飲食三件套
日期:2016/12/14 12:17:33   編輯:古建築保護基坑斷面發現第8號古。張迪 攝
古墓群發掘現場出土了一套鼎、敦和壺的仿銅陶禮器組合。張迪 攝
長沙開福區浏陽河小學工地古墓群發掘現場又有新發現。連日來對7號墓的發掘已近尾聲,古墓中的“秘密”即將揭曉,隨著工作人員的清理,泥土中的隨葬品現出真容——這是一套鼎、敦和壺的仿銅陶禮器組合,年代初步判斷為戰國晚期。
附近居民近距離感受文物出土過程
在7號墓中,1.9米的古墓底部,工作人員手持竹簽和手鏟,對新發現的文物一點一點小心地清理。當這3件文物終於出現在大家眼前,在場的人們啧啧稱奇,議論紛紛。
今年56歲的崔大姐,就住在工地附近的一個小區。聽說自家樓下竟有一座西漢時期的古墓,好奇的她送完孫子上學,就來到工地圍觀。
“以前從來沒見過,覺得考古的事離我們好遙遠。”崔大姐說。這一次,她親眼目睹了文物出土的過程,“一開始這裡就是一堆土,就看著這些人一點點地刨,最後真的刨到了文物,覺得有趣又很新鮮”。
“這是一套基本的仿銅陶禮器組合。”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發掘情況,工作人員判斷7號墓的年代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當時盛行“視死如生”的觀念,相信人死後的生活會與在生時一樣,為了讓死者死後的生活能過得好一點,漸漸出現了模仿人生前所用的日常用品而特意制作的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