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新疆吐峪溝石窟發現大量壁畫

新疆吐峪溝石窟發現大量壁畫

日期:2016/12/14 12:14:12      編輯:古建築保護
    近日,考古人員在對吐魯番吐峪溝石窟寺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大量壁畫、塑像殘塊和紙質文書。其中,回鹘文-漢文雙語完整卷軸、書寫在桦樹皮上的梵文殘片、古藏文冊頁等尤為重要。

    吐魯番學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長王龍說,這些發現為研究吐魯番地區社會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古代語言提供了新的資料,並為解決吐峪溝石窟洞窟開鑿次第、洞窟組合關系等提供了重要線索。

    此次考古發現位於吐峪溝石窟寺西岸中區的一組石窟群,與隔溝相望的東岸北區窟群相比,這一窟群布局比較規整,窟群上下共分5層,以禮拜窟為中心、上下左右開鑿或砌築有僧房窟、禅窟以及其他生活用窟。

    考古人員在禅窟內發現了大量回鹘文、漢文墨書題記、朱書婆羅米文題記,在中心柱殿堂和僧房內發現大量壁畫,部分僧房還出土有大量漢文、回鹘文紙質文書、紡織品等。在僧人生活用窟中發現大量用火痕跡,有爐灶、土炕、壁龛等,在其中一個灰坑中出土有北宋年間的銅錢。

    此次發掘還清理出大量窟前建築,如門道、台階等,並發現多處洞窟有改建、維修甚至封閉的跡象。

    吐峪溝石窟寺遺址位於新疆鄯善縣吐峪溝鄉吐峪溝麻扎村,地處火焰山東段,是新疆東部開鑿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佛教石窟遺址群,也是研究佛教石窟寺藝術由西域向內地傳播的關鍵節點。石窟寺遺址沿溝谷兩側約500米范圍之內分布,現存主要窟群有4處,洞窟近百個,保存了公元3至9世紀的佛教藝術遺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