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首次發現史前翼龍化石
日期:2016/12/14 12:13:06   編輯:古建築保護綿陽首次發現史前翼龍化石。楊萌 黃志富 攝
三台縣收藏愛好者吳功斌先生和奇石愛好者蒲先生在鄉下發現一塊奇石,經專家確認是翼龍化石,屬於史前文物。目前,吳先生已將該文物捐獻給三台縣博物館。
2月29日上午,吳先生與蒲先生到鄉下尋找奇石。途徑三台金豉鄉共和村境內一處人煙稀少的山路時,發現了一塊奇特的石頭,細看上面布滿骨絡狀物和一凸出的“雞爪”。對古生物有一定了解的吳先生當即判斷這是一塊化石,於是小心翼翼地搬回家,請來三台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員左啟鑒定,左啟當場認為這是遠古時期的翼龍化石。
為了進一步證實,3月1日,左啟和吳先生前往化石發現地,了解發現地的地質地貌,以便進一步佐證化石的真實性。
化石發現地在偏僻的山間小道,化石呈長方體,長約90厘米,寬45厘米,厚約15厘米,為黃色沙礫石材。發現者吳先生說,這塊化石,很可能是以前村民在修這條山路時,從山上抬下來,做路沿或堡坎的。
左啟經現場查看,發現化石材質與現場附近石質一樣,同屬黃沙頁巖,而化石形成也只有這種松散的頁巖才能形成。有關資料證實,在億萬年前的遠古時期,三台是一片內陸湖,生活著各類史前動物,三台縣修建人民渠時,就發現過恐龍,箭齒象及魚化石,但都是零散狀。這次發現的化石經清洗後,清楚的顯現出一些凸起的骨骼狀化石,中部可以清晰辨別一個爪狀凸起,四指分明的飛行類動物,右下方呈呈羽毛狀。
這個爪狀化石與遠古時期生活的翼龍的肢干相似,而翼龍化石在四川境內也己多次發現,但在綿陽及三台境內還是首次發現。它的發現,對研究三台以及綿陽地區的古生態環境及古地理具有重要意義。